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嘉言2007
孙嘉言2007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43
  • 关注人气:3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顾”中国领事馆

(2014-12-03 08:29:39)
标签:

旅行证

哈德逊河

冷淡

热情

分类: 随笔

    第一次去中国领事馆,我和朋友都还是大腹便便的孕妇。搭七号地铁从法拉盛到曼哈顿,快捷又方便。到了退役航母停泊的港湾,我才发现,原来中国领事馆就在哈德逊河的对面。想起四月初,我们一家三口曾经在那里畅游,与自由女神近在咫尺,竟恍如隔世。

到了十二街,远远地就看见了马路对面的“××功”信徒。他们拉着横幅,正旁若无人地打坐。朋友说,这些人大多都是花钱雇来的“演员”,很多人连“××功”是什么都不清楚,却为了每天十几、二十几块的美金,风雨无阻地来这里。我想起在缅街上常常看见的那帮人,拿着宣传单,对每个路人都说着同样的话,大概也是如此吧,不知道这样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

排队进入中国领事馆,第一次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特权。前面的老外,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详细地盘问,并且出示了所有资料,我和朋友却只亮了亮中国护照就被顺利放行。进入大厅后,保安、保洁都是清一色的“外国人”,我们也似乎多了一点“主人”的感觉。传说中老旧的暖水瓶和火红的中国结都未见到,满大厅乌压压的人,还是让我感到了浓郁的中国气息。抽号排队等了大半天,轮到我们时,玻璃窗里端坐的工作人员显得有些冷淡,三言两语就将我们“打发”了。

第二次去领事馆,已是儿子出生后。一早赶了过去,前面已经排了N多的人,门口的“阿米高”见老公推着婴儿车正在楼梯前踌躇,便用蹩脚的中文说到:“爸爸,strong。”还顺势做了一个“大力士”的手势。我不能理解,在美国,到处都设有无障碍通道,而在中国领事馆,却还要搬着婴儿车费劲地爬上二楼。几张资料忘了提前复印,我正一筹莫展,一眼瞥见了角落里的复印机。只是,原本只需五美分一张,在这里竟增加了五倍。终于快轮到我们的时候,窗口的百页帘却“哗”地一声拉了下来,午休的时间到了,只好坐在一边的长椅上安心地等待。

再去中国领事馆取儿子的旅行证,已是一周以后。第三次来这里,早已轻车熟路。还是同样繁琐的程序、摩肩接踵的人流和面无表情的工作人员,当那个蓝色的小本子从窗口“扔”出来,我终于长舒一口气。再一次搭地铁返回法拉盛,又是黄昏,才猛得想起,三次经过曼哈顿最时尚繁华的街道,匆匆忙忙地竟连纽约美丽的街景也没来得及欣赏,原本想去哈德逊河边上的公园走走,也被领事馆中一张张淡泊的脸孔浇灭了热情。

有趣的是,领事馆为女性提供的洗手间里,没有专门放置婴儿的地方,反而在男洗手间里设置了这样的装备。我调侃道,大概中国人都能够体会妈妈的辛劳,因此给宝宝换纸尿裤这样的事,就交给爸爸们来做吧。

我对老公说,旧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我在美国却三“顾”中国领事馆。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中国领事馆是华人在美国的家,我却觉得这个“家”中似乎少了一丝温情,多了一点冷漠,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偏见。微笑再多一点,也许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鲜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