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纽约公交见闻

(2014-05-21 06:55:51)
标签:

美国

残疾人

地铁

文明

国民素质

文化

分类: 随笔

       来美国之前,对美国的了解其实不多。听很多人说,美国是全世界最讲究人权、平等的国家,我也没什么深切的体会。直到真的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我才发现,果然此言不虚。

       我一直对纽约的公交车充满了好奇心。每到一个车站,车子都好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慢慢地降低高度后,才打开车门等待候车的乘客鱼贯而入。起初,我并不懂这样做的原因,后来才发现,原来这是一种极为人性化的表现。车子降低高度后,与人行道几乎衔接了起来,老人和小孩子都不必费力地高抬腿,轻轻一跃便可以走上车来。

       在美国,残疾人是被重点照顾的对象。公园里有轮椅专用道,地铁中也同样设有残疾人专座。每一辆穿行在纽约大街小巷的公交车,司机身后三个连接在一起的座位都是为残疾人准备的。上方的玻璃上还张贴着醒目的标识:“如果有行动不便的人上车来,你必须放弃这个座位。”

       公交车前门边上,有一块方方正正的踏板,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猜不透它是做什么用的。有一天,乘公车外出,记不得到了哪一站,远远地就看见车站上排了长长的队伍。队伍尾端有一位坐轮椅的残疾人。司机停下车后,先是打开车门,用手势提醒他可以提前上车,接着按了驾驶室里的某一个按扭,那块踏板就向外弹了出去,刚好搭在人行道上。那个行动不便的乘客,自如地上了车,而其他乘客都没有任何异议,安静地在原地等待。

       上车后,原本坐在位子上的乘客,主动让出。司机把那个位子折叠起来,将轮椅推了过去,再为他拉上安全带,紧紧扣住车轮,一切安顿妥当之后,才招呼其他乘客上车,关上车门,继续驶往下一站。等到那人到了目的地,他又故技重施,帮助残疾人顺利下车。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填满了感动,不得不感叹美国的人性化。在美国,残疾人乘公交车出行不是什么稀罕事。他们不但不会受到歧视、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反而会得到政府更多的帮助。在曼哈顿繁华璀璨的商业区,出租一套公寓差不多要几千美金,而租给残疾人却只要几十块,并且房间里都配备了各种各样便利的生活设施。每一处公厕,都有残疾人专用的马桶;每一个地铁站和商场中,也都设有为残疾人服务的直升电梯。在美国,残疾人和健全人没有什么分别,他们同样可以参加体育活动,可以竞选,可以享受一切“人”的权利。

       突然想起有一年国内搞的“盲道”工程,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掀掉了人行道上老旧的石板,铺上了崭新的地砖,轰轰烈烈地热闹了一阵。这看起来似乎是贴心之举,为残疾人出行提供了方便,可是,在这城市深处某些不知名的街道上,假若真的按盲道一路走下去,不是撞上一堵结结实实的墙,就是跌入某条未填充的泥沟里。久而久之,盲人不敢走了,盲道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面子工程”。而在美国,地铁可以沿用一百多年,破破烂烂的,与北京上海不能相提并论;公交车不宽敞也不明亮,车门还是要靠手动推开的,但外表光不光鲜、华不华丽,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照顾到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

        我终于懂得,为什么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小品王”赵本山,在美国的演出会一败涂地,不但没有收获预想中的掌声和鲜花,反而遭到了美国人强烈的鄙视和厌恶。他在表演中讽刺残疾人,嘲笑肥胖者和精神病患,这在美国人看来很无耻、很无聊。在美国这个自由度如此之高的国家,可以嘲笑有钱人,可以拿总统开涮,却没有谁敢看不起残疾人。

        在我看来,一个国家发不发达,并不是只看摩天大楼盖了多少,每年GDP增长了多少,而是人。国民的教育、国民的休养、国民的整体素质。美国固然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在纽约,也常时会看到蹲在地铁站里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也会有浑身粘满了排泄物的精神病患旁若无人地满世界乱窜,而公车上,也会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黑人青少年,视若无睹地大声叫嚷喧哗,但这些都无法掩饰这个国家人民的整体素质和品质。而这些,都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可以做到的。

       假若不是我亲眼所见,我大概不会有这样深切的体会。我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就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体现出来。而我们,又该反思些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爱上华盛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