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远离尘嚣的逍遥之岛

标签:
微山岛微子墓渔人荷叶悠闲旅游 |
分类: 游记 |
济宁微山县境内的微山岛,原本不是此次鲁南之行的预定路线。当晨曦中的台儿庄渐渐在视线中模糊,手机也不停地在响,远在济宁的老友听说我们已经到了半岛之南,便一再催促去济宁小聚,于是踏上一段新的旅程。途经微山岛,便成就了一段美丽的邂逅。
知道微山岛,还是小时候常听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微山岛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发生在这里炸桥梁、扒火车、设鱼钩阵等抗日英雄事迹,每每回想起来,都令人动容。最喜欢芦荡飞舟那一段,小时候,父亲讲得鲜活生动,我也听得如痴如醉。长大后,才慢慢懂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背后,其实是真正的英雄用鲜血谱写的赞歌。
乘渡轮去微山岛的途中,岛上的高塔在一片淡薄的雾气中若隐若现。从陆地向岛上望去,好像是一段遥远的旅程,其实真正在湖上行舟的路程却并不长。听往来于岛上的居民们讲,这座看起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岛,却生活着一万多人,天长地久地守候着这个小小的岛屿,像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园。我望着身后掀起的洁白的浪花,想像着湖泊与海洋的不同,各有各的静美,又各有各的虚无。
正想着,渡轮经过一片荷地,大片大片低垂的残荷在秋天里似有几分落寞与寂寥。身边的微山岛住民说,此时的秋荷已失去了华美与艳丽,假若盛夏时来此游览,这里正是十里荷花,芬芳不已。乘木舟在荷叶间穿行,远远望去,只见影影绰绰的人影,听见潺潺的滑水声,却分不清是水中的轻舲在行走,还是人影在荷叶上跳舞。一入了夜,更是湖水静默,一河星星闪动的渔火。若是再碰上一场朦胧的烟雨,湖面上荡起一层淡淡的雾气,绿荷听雨,又是另外一番逍遥自在的滋味。不知为什么,相比荷花怒放时的峥嵘,我更喜欢这些孤独的残荷。忍不住想起林黛玉说过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好像秋天的凉雨,若没了残荷的点缀,便少了韵味一般。眼前的残败或是萧条,其实是一种生命隐忍的力量,蓄势待发,明年春天又是一片繁荣景象了。
没多久,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一上了岸,渔村的味道就浓郁了起了。码头两边都是店家,打着微山岛湖鲜名吃的招牌,不断地招揽生意。我对这些似乎提不起什么兴趣,却对导览图上的微子墓惦念已久。
微山岛曾有过许多美好的传说,其中有一段说曾有一只金凤凰落于全岛的制高点上,因此那里也被称为“凤凰台”,而微子墓正是坐落于那个地方。微子是商纣王的庶兄,始封于微地,故称微子,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说是墓地,其实更像是一座小小的庙宇。正殿供奉着微子的灵位,两边的侧殿里摆放着一些出土的文物。我在庭院里慢慢地行走,假山、翠竹,还有隐没在树林深处的寂寥的鸟鸣,微子斑驳的墓碑静静地立在一边,孤独而苍老。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庭院里苍翠吐绿的松柏,还有古朴的碑亭,都让我觉得这里的静谧,不仅仅是长眠于此的故人,更多是一段沉睡的历史。我只是有些不懂,商丘距微山岛200多公里,且有山水阻隔,交通不便,几千年前的那位先人,为什么要选择葬在这里呢?
有趣的是,岛上并不只这一处古墓,距微子墓不远的目夷墓,是微子的十七世孙,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庶兄,古代军事家目夷。还有一座汉留侯张良墓,只是,民间盛传,张良为防盗墓毁尸,造了一百零八处墓地,是不是真的葬在这里,我们不得而知。但我宁愿相信几千年前的故人,真的长眠于此,枕着这一方土地的宁静与纯朴,看世事轮回。无论怎样说,微山岛的历史还是让我有些惊讶,没想到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岛上,还残存着丰富的文化气息。
原本打算只在岛上小游,没想到竟是悠闲了许久。站在高塔上远眺,整座微山岛尽收眼底。绿油油的麦田、低低矮矮的农舍,还有远处一望无际的水流,微山岛倚山傍水,宛若世外桃园。
再回到码头的时候,已是午后。几艘小巧的渔船,渐渐远去,只留下渔人撑竿抚水的背影,在淡金色的阳光下闪着光芒。我望着那叶轻舟,不知道不久之后会不会满载而归?那搁置在船头的小背篓里,会装满了肥美的湖鱼还是粗壮的香藕?
湖水又一次飞溅了起来,那个远离尘嚣的小岛是如此逍遥,伴着朗朗的晴空,还在续写秋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