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夏天——宁夏行之启程

标签:
宁夏旅行沙漠草原西北风情旅游 |
分类: 随笔 |
踏上西行的列车,望着岛城熟悉的街景,长镜头般愈拉愈远,宁静的夏天里,一段属于宁夏的旅程终于开启了。不知为什么,耳边总是不断地回响着梁静茹那首叫做《宁夏》的歌:“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心里头有些思念,思念着你的脸。”
坦白说,我对宁夏的了解,仅仅停留在高中历史课本上寥寥无几的几页,我知道一千多年前,一个叫元昊的党项族人,建立了与宋廷抗衡达二百年之久的西夏王朝,如今,那里是回民的聚居区,那里盛产苟杞。决定要去宁夏旅行的前几天,我才第一次认真地翻开幅员辽阔的中国版图,那一方小小的、夹在内蒙、甘肃和陕西之间的土地,就是宁夏。
列车一越过了陕西界,视野蓦地就开阔了起来。车窗外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连绵起伏的巍巍青山,苍茫的大漠、荒凉的戈壁,即使在盛夏时也掩饰不住的孤独,像一幅伫立在远处旖旎却还有些悲伤的画卷。千年之前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立刻蹦了出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黄沙莽莽的塞上风情,不正是眼前这样一幅景象吗?蜿蜒的黄河古道,西沉的落日映着水面,泛着粼粼波光。遥远的古渡对岸,山间隐隐的农家,升起袅袅炊烟,虽不是旧时峰火台上燃起的狼烟,却也是缓缓地飘向天际。我突然发现,原来这世上有一种美,叫做荒凉。
当我的双脚第一次行走在银川整洁干净的火车站,沐浴着宁夏硬朗、粗犷的风,我便第一时间爱上了这片还有些贫瘠的土地。天,蓝得像丝绒一样;云,淡得仿佛轻轻一吹就散了。远处的贺兰山,细条柔和而美丽,透着淡淡的红色。那些刻在石壁上,娓娓叙述几千年前游牧民族生活的岩画,还安然置于深深的山谷中吗?那是另一个时代的文明,是一种沉淀了几千年苍桑而神秘的文化。建立了西夏国的党项族人,为什么在今天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没有占据一席之地?元朝之后,大量回民涌入中国,为什么他们聚集在宁夏最多?我不断地想,在宁夏这片黄土地上,还存在着多少秘密?又深埋着多少让人心动又伤怀的往昔?
我望着高速公路两边大片大片的向日葵花海,耀眼的金黄与欣欣向荣的绿色融合在一起,旺盛的生命力让我忍不住伫足欣赏。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清真寺,带着五颜六色头巾的回族女人,眼睛里总有一种浅浅的温柔,这或许也是与生俱来的吧,荒凉的土地始终掩饰不住一颗颗柔软的心。我好像也在不知不觉间被这样一种不合时宜的淡定与娴静感染,看着方圆百里寥无人烟的戈壁与荒漠,一阵阵地惊叹,眼睛里总是有一种淡淡的光在流动。
我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唱片制作人李正帆在宁夏与贫穷的学生相处短短三天就写下了《宁夏》这首好听的歌。黄土高原上,看惯了蓝天、绿树、黄土的孩子们,不知道可口可乐,没见过史努比,更不懂得外面的天空有多大,可是这一方宁静的土地上,有着多么珍贵的回忆和感动。深沉的夜,当昼间的暑热渐渐退去,我沐浴着清凉的晚风,抬起头,满天璀璨的星星,在热闹地聚会,那点点闪亮的光芒,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知了睡了,真的安心地睡了。我好像听见了贺兰山上流下来潺潺的水声,好像看见我赤着脚,弯下腰,捡起那一块块淡红色的贺兰山石。
沙漠、草原,还有沉寂了千年的西夏王陵,这块恬然淡定的土地,会在我悸动的生命里留下什么样的痕迹?无论怎样,旅行就是收获。
宁静的夏天,宁夏,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