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

(2013-03-18 09:11:46)
标签:

余光中

日不落家

回记

成长

珍惜

文化

分类: 杂谈

女儿的小脑袋里,常常有一些奇怪又可爱的想法。有一天,突然跑来一本正经地问我:“妈妈,什么是童年?”我望着她满脸认真的表情,忍不住笑起来。我说:“童年就是你现在这个样子啊,小白兔一样跟在妈妈的身后喔。”女儿似懂非懂地点头,转眼又跑到别处玩耍去了。

我忽然就想起前段时间读过的一篇叫做《日不落家》的散文。台湾诗人余光中在文中说:“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仔细回味,其实很有道理。我们对童年的记忆,多半是靠父母兄长的口述,错过了自己的童年,还有孩子的童年可以弥补。看着小孩子一路成长,生命之初那些朦胧而浅薄的记忆,也好像慢慢地复苏起来。

但我还想说,大多数人,都是可以让自己有两个童年的,除却了余光中所说的“一个半童年”,假若有幸平安到老,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而子女刚好又环绕膝下,第三代呱呱坠地,从裹着奶香的襁褓到他们摇摇晃晃地迈步,从呀呀学语的稚童到学校里正襟危坐的学子,欢喜与忧愁,又是人生另外一种值得珍惜的情趣,而童年也在不知不觉间,又多了半个,就变成了两个童年。

我开始有一点了解“隔代亲”更真实的意义。年轻一代常常抱怨父母对第三代莫名其妙的宠爱。我却觉得,这其实也是寻找童年的方式。他们的人生,已经历了一个半童年。陪伴儿女成长的历程,也是十几二十年前的记忆。当“童年”又一次变成了渐渐淡去的往昔,到了花甲或是古稀,忽然又迎来了新的生命,逗他们高兴做鬼脸、教他们开口说第一句话,不必在意幼稚的口吻、离奇的动作,会不会让人不屑或是侧目,在小孩子的童年里,又一次找到了自己童年散落的片段。

看余光中那篇散文的时候,泪水几度充盈眼眶。一个慈爱的父亲,上天毫不吝啬地赐给了他四个女儿。在台北厦门街绿荫深邃的巷子里,看着“一窝小白鼠”一般的女儿慢慢成长。可是,长大后的“小白鼠”,却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四个不同的国家,天各一方。连接着亲情的,是一条长长的电话线和每个夜晚电视上全世界的天气预报。那个感伤的父亲,多么怀念旧时一张桌子前叽叽喳喳的叫嚷,多么挂念曾经摇篮里闪着灼灼目光的婴儿,如今四散在世界各地是否安好,多么想念童年时与她们在长长的巷子里并肩穿行,还有那个物质并不丰富,却总是弥漫着浓浓亲情的美好时代。

而当下的我,正陪伴着女儿,度过我人生中另外半个童年。有一天,先生递给我一张照片,是我和女儿练钢琴时,他偷偷拍下来的。我们并肩坐在一起,两双手,在黑白键上交替行走,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就如同一股清澈的泉水,潺潺地流了出来。窗外,西沉的落日映着我们眉宇间的笑意,像一副宁静安祥的油画。

这样的画面,顺理成章地,每天都会有。直到看见这张照片,我才第一次为自己感动。我和女儿,最初连接我们的,是那个叫做“脐带”的东西,而将来呢?是不是也会变成一条长长的电话线?而我,是不是也要满世界地寻找,在地图上某一个经度与纬度交汇的地方,住着我最亲爱的女儿?

我还能享受这半个童年多久?几乎是转瞬之间,女儿就从襁褓之中的婴儿成长到爱音乐的女孩了,那么,是不是又是转瞬之间,她又会变成了婷婷玉立的少女?等到她告别了童年,我的半个童年也被迫终止,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当下呢?很多东西都是这样,一旦错过就不在,时光掩埋的,无论好的、坏的、快乐的,或是悲伤的,终究化做一个叫做“回忆”的词汇。只是单纯地希望,这样美好而单纯的“回忆”,可以尽可能地丰富、长久。

我想我对女儿提出的问题,又有了新的答案。我说:“童年,就是我和你,一起成长!”女儿猛得扑进我的怀里,温热的小手抚摸着我的脸庞,我突然觉得眼睛有些潮湿。有人作伴的童年,永远都是最甜、最美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烟雨春天
后一篇:一碗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