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新的钢琴教材到了,整整一个晚上,爱不释手地摆弄着。望着她闪着灿灿光亮的眸子,我说,冬天到了,我们一起来给它们穿上新衣御寒吧。女儿瞪大了眼睛,不解地望着我。我微笑,找出几张漂亮的包装纸,铺摆在书桌上,一阵窸窸窣窣之后,原本平庸的书籍,便好像忽然有了生命,静静地裹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
女儿乖巧地倚靠在我的身边,一会殷勤地递剪刀,一会又急着帮忙将五颜六色的纸张裁开,我猛地抬起头,有些惊讶,一张童稚的脸庞上,居然挂满了认真的表情。不知怎的,思绪好像忽然就陷入了时光机,一下子穿越到了二十几年前。那个时候,幼稚懵懂的我也常常这样认真地围在父亲身边,看他的一双巧手,三下两下就为新发的教科书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在我一阵惊喜中,留下了生命中那段温情又灿烂的日子。
总是忍不住怀念这样一些细碎的片段,在生命每每遇到时光不经意地撞击之后。小时候,家境算不上多么优越,却总是充满了温馨和快乐。每到岁末,除旧迎新的时候,母亲都会收起墙壁上悬了整整一年的挂历,一边卷起来妥善地放好,一边喃喃地说道:“人呐,真不抗混”。这些旧挂历,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包书皮的材料。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抱着一摞一摞还泛着淡淡墨香的新书,总是期盼太阳快点落下去。晚饭后,就是一段愉快的时光,父亲总是在茶几旁安静地坐下来。桌上,袅袅的茶香,掩映着父亲唇边淡淡的微笑。那个时候,父亲还年轻,明亮的眼、浓郁的眉,满头乌发在晕黄的灯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而我,就像现在的女儿,煞有其事地围在一边,美其名曰打个下手。
我喜欢看一本本新书,辗转之间就变成了另外一副新鲜的样子。美丽的色彩,改变了它们本来索然无味的面目,让我的书变得与众不同。每当同学一阵惊叫地感叹,都会唤醒我心底里小小的骄傲。我也喜欢父亲在书面上为我书写的刚劲有力的名字,每当那双大手,攒着镀金的钢笔在厚厚的纸张上飞舞起来,我都难掩对父亲的崇敬。长大后,我才渐渐地懂得,父亲为我打造的不只是一个新奇的书皮,而是童年时代,一座完美无缺充盈着浓浓父爱的天堂。
许多年后,书皮也在这个璀璨繁华的时代,有了更新换代的改变。有一段时间,市场上出了一种薄薄的塑料书皮,便捷地套在书页上,封面还印着许多那个时候风靡一时的卡通人物。但我,却还固执地坚守着从童年时代就一直保留着的习惯。我喜欢隐匿在旧挂历与书页之间细碎的磨擦声,喜欢我和父亲,静静地对面而座,彼此之间会心一笑的温情。我常想,有一种东西,会随着时光地流逝愈来愈浓,它就叫做亲情。
父亲的工作渐渐忙了起来,早出晚归,常常一连几天只能在深沉的夜里,偶尔听到父亲微微的鼾声。那年暑期过后,迎来了我初中时代第一个新学期。拎着厚重的布袋回家,我便开始焦急地等待父亲的归来。可是一直等到深夜,父亲还没有回来。我早已忍不住,靠在沙发上沉沉睡去。第二天一早醒来,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身上已盖上了一层薄薄的夏凉被,茶几上摆放着一摞穿上了新衣的教科书。我的泪,瞬间就沾满了面颊。我的眼前,忽然就跳出了一幅温柔的画面,万籁俱寂的夏夜,我晚归疲惫的父亲,孤单一人坐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将沉深的父爱,一点一点地传输到了书页之中。那崭新的书皮,书皮上熟悉的笔迹,一次又一次迷蒙了我的双眼。
慢慢地长大,初中、高中,一路走到了大学。每到新学期,和父亲一起包书皮的习惯却从来没有改变过。有时候,我也感到奇怪,我早已不是十几年前那个青涩无知的小女孩,怎么还这样眷恋着父亲深深的爱?进入大学后,新书好像突然多了许多。我皱着眉,抱怨要学的东西太多,父亲抬起头,望着我,缓缓地说道:“学东西,其实也和包书皮一样,急也急不得啊。”我望着父亲低垂下去的目光,蓦地生出一股怅惘的情绪。是什么时候,父亲层层的乌发已点缀上了缕缕银丝?又是什么时候,年轻的脸庞上,也刻满了风霜过后窄窄的细纹?我忽然就懂了,许多事,都和包书皮一样,要慢慢地来。时光,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将最深刻的道理,融于最浅湿的事中,比如活着,比如人生。
想着想着,忽然觉得眼睛有些潮湿。如今的父亲,已过花甲之年;如今的我,早已结束了漫漫的求学之路。很久没有新的教科书了,母亲很久没有收集旧挂历了,而我和父亲,也很久没有一起包书皮了。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渐渐代替了那一段成长的记忆,却将我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永远尘封在那个拼搏和努力的年代。
我将最后一个书角包好,压了又压,轻轻地推到女儿的眼前。女儿闪亮的眼眸,又蹦出新的色彩,就像许多年前,我目光中闪现的光芒一样清亮。我想,可能从今天开始,我又将踏上“包书皮”的旅程。我转换了角色,变成了另外一出戏里的主角,我的双手,传承了父亲的灵巧,又将牵引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走人生这一条长长的旅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