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还小的时候,我常和老公去一家叫做“红莲子”的饭店吃早餐。坦白说,常去那里并不是因为有怎样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味,而是一走进那里,面对的永远都是亲切的笑脸和嘘寒问暖的温情。
一直的理解是,服务业都是这样,招牌式的笑容,让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才能揽住客人,财源广进。直到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发现,我过去的这种观点是多么地肤浅。
那天清晨,天空正飘着细雨。我和老公送女儿去了幼儿园,便直奔了那里。虽然下着雨,可客人反而比平时还多。很远就看见,有一张陌生的面孔正静静地站在门口,亲自给每一位进门的客人收起雨具,用塑料袋盛好。那是一个漂亮的女人,恬静的目光、淡雅的妆容,在那分明高贵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宛如冬日里一束温暖的阳光。我偷偷地问一个相熟的服务员,她悄悄地对我说,那是她们的老板。
我一阵惊讶,哪有老板这么早就来“监工”的?那服务员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轻轻一笑说:“今天店里人手不够,她过来帮忙。”果然,她忙碌地穿梭于各个岗位,全然没有老板的架子,平静地像一潭没有涟漪的湖水。她对人很客气,无论对谁都用“请”这个字,哪怕是吩咐服务员,她也会不紧不慢地说:“请把这个收一下。”我的目光忍不住被她深深吸引,看着她举手投足间那优雅的一颦一笑,竟如同一阵清风拂过,整个早晨,心情都是清新愉悦的。
正想着,突然有个孩子摔了一个盘子。她急忙走过去,先把那孩子拉到自己的怀里,蹲下身,凝视着孩子的眼睛,一遍遍柔声细语地问,有没有被盘子割伤。知道孩子没事,她嫣然一笑,两个顽皮的酒窝也适时地闪现出来。她站起身对服务员说:“请再给他准备一份早餐,并且请把这里尽快收拾一下。”我顿时被她倾倒,我想,我若是男人,这刹那间,便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她的生意这般兴隆,为什么她的员工都那样地待人亲切和友善。每天被这样一位温柔亲合的老板耳濡目染,他们的心又怎能不变得柔软?
后来,我们搬了家,再也没去过“红莲子”。直到几年之后,我在路上偶遇那个服务员。她还记得我,聊了几句,我便自然地问起她的老板。她说,红莲子已经不在了,几年前,老板一家移民去了加拿大,饭店转给了别人。虽然还是过去那个名字,可再也不是“红莲子”了,一些过去的常客也都没再见,而她们,再也找不到这样好的老板,只能如一场电影悄然落幕后散了场的观众,各奔东西了。
我心里突然有点不知所已。听说她出了国,想来境遇一定不错,有些安心。可一想到因为她的离开,却失去了一份念想,又总有那么一点失落。与她只有一面之缘,却总是忍不住惦念着她。有时,想起她那浅浅地笑,心里无论有怎样地烦乱,瞬间也便释怀了。我想,要放弃“红莲子”的时候,她一定也很纠结。只是我相信,无论她身处何方,将来再做些什么,她都会收获满满,因为她在用心经营。
再走过“红莲子”的时候,总忍不住看看那个还一如既往的店面,耀眼的灯光,富丽的装潢,却掩饰不住门可罗雀的窘境。这一切,若是被远在他乡的她看到,不知会不会心疼。仿佛又看到她静静地笑着,柔柔地说着,宛若清晨窗台上那束清新的茉莉,还沾着黑夜留下的晶莹的露珠,正缤纷地绽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