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小记

(2012-02-04 12:15:30)
标签:

文化

分类: 随笔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工作的关系,去苏州已不下十次。每次,一下列车,踏上苏州的土地,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

    苏州是一个千年古城,连现代化的火车站都青瓦白墙,带着古香古色的味道。进入苏州城,你一定不会联想到这是全中国最富有的几个城市之一。马路并不宽阔,高楼大厦在老城区也几乎不得见,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三步一小桥,五步一水道,点型的江南景色。离苏州不远的同里,更是把江南水乡的风情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有那么一年,我到苏州,正值阳春三月,烟雨蒙蒙。随意地站在一座石拱桥上,向下望去,细雨无声地落入水道,泛起一丝丝涟漪。两边绿草荫荫,墙角竟是一片绽放的迎春花。放眼望去,桥的那一边,依水而居的人家还开着窗子,任小雨将窗棂一遍遍地轻拭。我一阵恍然,莫不是偷来了多啦A梦的时光机,穿越到了几百年前?若是眼前再有那么一位妙龄少女,手持一把油纸伞轻盈而过,这一切,怎能不让人有那时光倒流的感觉?

    又有那么一次,到苏州正值隆冬。走出了火车站,天空便飘起了小雪,没多久,人迹罕至的地方竟蒙上了一层浅浅的白色,我想了许久,确定自己正身处江南而非北国。坐上出租车,那司机说:“在苏州,许多年都没见过雪了。”言谈中竟带着几分欣喜。我觉得有些好笑,他若生在东北,也就不会如此了。

    与苏州如此频繁地接触,苏州的景点我也基本走遍了。再一次来到苏州,听到苏州的方言,竟有些亲切。每次走到公交站点,轻车熟路地赶往我要去的地方,仿佛不是在异地奔波,而是回到了另一处住所,对苏州也忍不住有了感情。想想那些文人雅士,大都来苏州定居,也许也是为了苏州的人杰地灵,为了在这样的地方,不假思索思绪便会如潮涌一般,写出来的文字自然也带着浓浓的情感。文字一旦融入了情感,便鲜活起来。

    有时候,忍不住观察过往的行人。我发现,苏州人的身材几乎都是匀称的,很少看见对面走过大腹便便的男人、女人;苏州人讲话的方式也大都是温婉的,很少高声喧哗。巷口,若是遇见了熟人,两人便会贴着墙角驻足,轻声交谈,不妨碍他人的穿行。大街上,从没见飞驰而过的宝马、奔驰,无论多么豪华的车子,永远都是让路人先行……想来,有着如此文化底蕴的城市,子子孙孙也沿袭了祖辈为人、处世的方法。而这,是千百年来的沉淀、累积,并不是一代、两代人就可以做到的。

    苏州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即使来一百次、一千次,还是不会心烦。一颗浮躁的心,只要去小巷里走一走,就会沉静下来,仿佛那巷子里有什么魔力一般。再仔细回味一下,其实苏州这样的城市,就是能让你的步子无端端地慢下来,千头万绪也会变得一目了然。

    所以,谁会不向往这样的城市?若是到了古稀之年,能在苏州安家落户,又怎能不说是人生的一件幸事?不知不觉中,寒山寺远远地已在晨曦中若隐若现,长长的运河,还在按它原有的轨迹静静地流淌。当月上枝头时,我便要又一次离开苏州,心中竟有几分不舍。只是,离开也是为了下一次相聚的及早到来,又不免释然了许多。人生,也在这样的相逢、离散中,渐行渐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道酬勤
后一篇:雪日思亲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