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仑:未婚女青年推动房价上涨

(2007-12-12 16:39:18)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社会/纪实

冯仑:未婚女青年推动房价上涨 
(现在的房地产商还象《甲方乙方》中的人那样津津乐道自己的炒作功夫呢)

冯仑:未婚女青年推动房价上涨

                                           文/七犀鸟

 

    房价问题居高不下,甚至拉动各类商品加入涨声大合唱。各路神仙纷纷开出自己的药方。向来以创意见长的万通集团主席冯仑爆出新观点:

    “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买房应限制在35岁以上”。

     这个观点可谓鲜明独特。

     乍看起来很有道理,随便问问周围的未婚女青年,很多人对结婚的要求就是首先要有房,起码要付得起首付。

    用一句很通俗的话讲,就是:“想结婚吗?拿房过来!”

    面对此种来自未婚女青年的高压,男方往往屈服,在这个礼品价格代表爱有多深的物质化爱情年代,男方往往动用各方资源,勒紧裤腰带,也要把房子问题解决,从而把新娘直接接进新房。

    这似乎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情况造成强大的需求力量,这种需求力量好比水漫金山,推动了房价上涨。

    因此,冯仑提出一个对策:“买房应限制在35岁以上”。

    那么,如果政府真的出台法规,将买房人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上,那么房地产商的日子似乎就不好过了,冯仑为什么还提出这种观点?因为,精明的冯仑知道,同样聪明的政府绝对不会推出这种措施。

     这种限制买房人年龄的措施,说轻一点,是违背商品交易自由原则,说重一点,是限制人的基本权利,凭什么35岁以下的人就没有买房的权利?冯仑明知道政府不会这么做,所以提出这种观点借以哗众取宠。

     那么,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呢?初看很有道理,细品却漏洞百出。内地不是君子国,未婚女青年压力再大,男生也不会甘愿买高价房。而且,除了今年少数地区出现伪装气息很浓厚的排队购房现象以外,似乎房产购买者之间的竞争喊价情况并未出现。

    所以,推高房价的主要力量还是两个:一是房地产商的炒作,包括对题材、土地供应不足、人口压力过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奥运会等概念的炒作;二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过于依赖卖地收入,使得“经营城市”这个过时的概念被追捧,使得一些地方政府成为最大最牛的地产销售商。

    “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说”,缺乏明显的数据支持,属于一种主观臆测。事实上,还是有很多人相信真正的感情。

    事实上,尽管中央政府限制房价增幅的努力短期内似乎收效甚微,可是市场的力量正在积蓄。

    任何商品和投资品,都逃脱不了涨涨跌跌的“过山车”式的行情演变定律。

    明年将要实施的“货币从紧”政策将成为推到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奥运会闭幕式的歌声唱完之后,接下来房地产市场将进入漫长的冬天。如果货币政策收得过紧,这种冬天将提前到来。

    事实上,目前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正在消耗着推动房产继续上涨的重要货币购买力燃料。

    过去,房、医、教三座大山愀然独立,其他商品价格偏低,群众还可以承受得了。

    而如今,众多商品,甚至基本民生物品的价格也向这三座大山的高价格看起,便宜的生活似乎将走入历史,房产价格还有足够的货币购买力支撑吗?

     事实上,一些嗅觉灵敏的房地产巨鳄已经嗅到了“市场调整”的气味,纷纷开始借人民币升值的机会,悄然布局海外。

    房地产行业的冬天,对冯仑这样的巨鳄们,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对民生的影响绝对没有专家所想象的那么大。

    仅有的影响,只是冻死市场中的苍蝇而已。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07于FJA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