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九一八,应该反思啥
文/七犀鸟
史实人所共知,不做啰嗦语,呻吟语,亢奋语。
918,谐音就要发,本来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吉利数字,历史却把它打造成一个民族的耻辱,沈阳每年因此都要警钟长鸣。
918并非日本人首次染指中国。更早的甲午海战,毁了北洋水师,拿了台湾,但是,甲午海战,中国人反抗了。
外蒙出奔以前,中华版图类似于桑叶,而岛国日本则绵延如蚕,日人因此提出对中华的蚕食政策。
蚕食,一口一口的吃。
918后,国人的不抵抗,使得日人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占了东三省。
以后,二战开端,日人在东亚势不可挡,横扫太平洋,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美人儿被惹火,愤然进入战场,两颗原子弹结束了战争。
战后,美人儿主导了日本的制度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国影响有限。
近年来,中日钓鱼岛主权争议不断,日本在台湾身后鬼鬼祟祟。
日本右翼不断做出刺激国人的行为,讲出刺激国人的言论。
面对918,我们应该得到如下反思:
1、退让非解决问题之道。
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理论成立的前提,是退让的对象是个君子。如果对方是个小人,退让不但不能海阔天空,反而会导致对方得寸进尺,从而把自己逼到墙角。很明显日本人不是君子,甲午海战尽管战输,可日人长期不敢进一步侵略。相反,918,老蒋退让,导致日本人贪念大炽,遂席卷东三省。
2、愤怒非抗争良方。
怒气能带来蛮力,却导致鲁莽,往往被气定神闲的高手借力使力。怒火让人魅力大增,脑力大损。日人参拜靖国神社,主张钓鱼岛主权,均惹起国人无边怒火。遂抵制日货,反而落人口实,中日本右翼的奸计。自己来说,也怒坏了自己的身体。
3、与其抵制日货,不如研究日货,借以超越日货
面对对手,弱者的态度是回避,是将脑袋埋进沙漠,强者的态度是勇于接触。在接触中学习对手,研究对手,揣摩对手,超越对手。
4、敢负责的日本人不可小觑。
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日本小国,创造4万亿美元的GDP。日本首相,做不好就下台负责。日本的文化是疯狂的,也是可畏的。国人不可等闲视之。
5、虚怀若谷要适度
宰相肚子里能撑船,肚量大者有福气。可是,如果胸怀无原则的大,甚至同情被冻僵的中山郎,那结局尽管悲情却让人无法同情。
6、不要再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新中国本来急需资金建设,却想像日本人处于困难之中,免了日本人的战争赔款。这是赢了面子,自己的人民却挨饿了。事实上回过来头看,当时的日本经济,在美国的“道奇路线”的大力支援下,已经实现初步复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困难。
7、要像日本人研究中国那样研究日本
日本人研究中国由来已久。甚至日本人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在战争爆发前,日本人就已经把国内的地理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今年,白岩松等访问日本,就深感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的深度、广度要远远大于中国媒体报道日本。
918是国耻,这是没错的。
但是不能因此就排斥日本人,排斥日本文化,排斥日本商品,排斥日本消息,那是鸵鸟心态。
真的猛士,应该直面日本,学习日本,从而最终超越日本。
Monday, September 17, 2007于FJ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