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莫言在黄石谈他的文学经验

标签:
著名作家莫言黄石文化论坛文学经验文化 |
分类: 文坛资讯 |

东楚网友“白衣卿相”问:据《莫言评传》的作者叶开先生说,您当年“只读了一页《百年孤独》,就兴奋得在房间里直打转转,然后就把这本书放下,开始写自己的小说了” 后来在《红高粱家族》中,我们不断看到那种典型的“马尔克斯似的句子”,因此,你主张写作可以从模仿开始。那么,从一味的模仿到形成自己独立的语言和风格,需要有怎样的一个过程?
莫言: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叶开先生的说法略有夸张,不久前《百年孤独》中文版在北京举行首发式时,还重提过这个话题。《百年孤独》中“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种预设式叙述在过去是没有的。在中国人的经验里,在我这样作家的乡村经验记忆里,类似于《百年孤独》里很多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可惜我们知道得太晚。我读到小说中 “墨西哥人拖着磁铁把小铁盆吸着跟他走”时,自己就开始写小说了。我理解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根本源头就是日常经验的无限夸大。
东楚网友“日尽长安花”问:“莫言,起这个名字是为了让自己少说话” 乍听到或看到莫言的名字,很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莫言的世界”是“无声的世界”的错觉。其实不然,在您的小说世界里,到处都充满了声音,比如在《檀香刑》这部作品里,在作品的形式技巧上又推上了一个高峰。请您谈一谈声音所含有的特殊功能怎样通过文字表现出来?
莫言:“莫言”其实就把是我真名管谟业中间这个字拆开,这个笔名现在也是真名了,当年在解放军总参谋部的时候为了领稿费方便,就给组织部写了个报告,五分钟就把名字改好了。取这个名字主要源于童年时期的政治压迫,一句不恰当的话就会给家庭带来灾难。每天出门之前家长都会警告:少说话,别插嘴。
东楚网友“烟雨临江”问:我觉得您有一个我非常佩服的能力,就是能够写最怪诞最不可思议的场景,但其实您又是中国作家当中最具有逻辑力量的。您主张文学创作要贴近生活,但您的作品大多超越了我们的现实生活,您的这种超越来自于现实中怎样的生活经验呢?
莫言:小说中的想象还是和现实有着密切联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说是对现实的提炼和加工,我曾经反对小说家在小说里有思想。其实,对现实如实记录也是一种写法,就是刘震云、池莉他们的“新写实”。魔幻现实主义是把生活中的荒诞性无限夸大,我的作品是介于这两者之间。
东楚网友“萧天隼”问:有一些批评家认为您的作品生命力极度旺盛,想象无边,但也有玉石俱下的情况,呈现出曲线式、波浪式的走势。那么,目前在创作上您遇到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呢?您最近您有没有什么新的构思吗?莫言:有些作品的打磨不可能那么精细,肯定有杂质和泥沙。至于说呈现出曲线式、波浪式的走势也是正常的。不着急,多修改,尽量让自己满意一点。
(记者:何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