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号:我的背夫

标签:
尼泊尔珠峰ebc徒步tengboche喇嘛庙背夫摄影旅游 |
分类: 尼泊尔EBC日记 |
晚上,几乎是一夜没睡。开始有间歇性的轻微头疼,虽然不是很严重,但还是非常难受。辗转反侧一宿,我知道,高反已经悄悄来了。
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拿起相机背上脚架,就往喇嘛寺后面的小山坡上冲,只是给拍摄日照金山抢时间,位置是昨天就采好点的。6点钟,阳光终于越过周围的雪山,照在了喇嘛寺后面海拔5760米的Khumbi Yul Lha 峰上。漂亮而神秘。
由于背夫的原因,我们决定在Tengboche休整一天。而dawos、卡洛斯,野芹菜、君贞以及火狼小分队还是要按计划继续往Dingboche走,大家知道,这次一分开,将来大家要再这么齐整地在路上汇合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于是,大家连早饭都没吃,就聚在客栈外的空地上合影留念,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几天前各自都还不认识,现在却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
我们住宿的客栈叫THYANGBOCHE GUEST HOUSE,我曾经在一份攻略上读到过,说Tengboche有客栈早上洗漱提供热水,本来也没太在意。今天早上一试,塑料水桶里流出来的果然是温水。看来的确是一家比较人性化的客栈,让我小小地感动了一下。
我的第一任背夫名叫嘎仁。名字可以读嘎仁,也很像嘎林,总之,叫起来的时候,舌尖需要卷起来在口腔内做一个从上至下的全身运动,念起来比较拗口。嘎仁是个帅气的小伙子,今年才19岁,黑黑壮壮的,年轻而开朗,一丝优雅的微笑始终挂在嘴角。嘎仁不会英语,而我的英文也很可怜,所以我们之间几乎没有语言上的交流。我有时候做了一件什么事情,他觉得好,就会笑着喊一声,表示赞许。在南池到Tengboche的路上,有好几次,他见我下坡吃力,想要伸手来扶我一把,虽然被我谢绝,但我内心里还是很感谢他。嘎仁是个快乐的小伙子,喜欢唱歌。好几次他走在我后面的时候,我听他一边走一边唱着:“艾~阿玛吉呀……”歌声宽厚低沉,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旋律婉转优美,我在前面偷偷地听得入了迷,只是不知道这歌声是在歌唱爱情的坚贞,还是在感叹生活的艰难。
虽然,嘎仁跟着领头的向导走了,我甚至都没来得及跟他告别。但我相信,这绝不会是他的本意,他一定被人唆使了。嘎仁还只是个大孩子。因为不会英文,没办法直接跟我们交流,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的EBC路上的背夫嘎仁,虽然语言不通,但我想我们还是可以再多交流一些的,或者,我应该可以给他一些帮助。但现在,这一切只剩下了一张模糊的照片。只要一想到他我心理就会有一些愧疚,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了。
中午时分,我们从南池新找来的背夫到了。
我的第二任向导兼背夫名叫卡玛麦吉,今年21岁,跟嘎仁相比,就成熟一些。外面穿一件Marmot的黑色羽绒服,里面穿一件蓝白条纹的lvei's 501 的长袖体恤,头发整理的很漂亮,是个酷酷的小伙子。麦吉能说简单的英文,是这次我们叫来的6个背夫的头。
麦吉有一只数码相机,据他自己说是一个日本游客送给他的。但他没有电脑,所以只能自己拍一些照片在相机LCD屏上看看。他们几个背夫也经常凑在一起拍一些照片玩乐。有一次我看到他脱了羽绒外套,露出那件lvei's 501摆出破势拍照,看得出来,麦吉对自己这套行头也是相当的满意。他说这些衣服都是在南池购买的。我曾经问麦吉,是不是夏尔巴人,他说不是,就是南池土生土长的Ris族人。
我们跟麦吉开玩笑说,有女朋友了吗?麦吉费了好大劲终于搞明白了我们的意思,笑了,伸出两个手指头,说谈女朋友至少要在两年以后。至于是要等攒够钱还是其他原因,麦吉没有说,我们也不再问了。
今天是最休闲的一天,等送走了几路人马以后,客栈一下子就冷清了下来。剩下我们几个,泡上一壶铁观音,在客栈饭厅里打打牌、写写日记,看看书或者发发呆。明亮的窗户外,牛在外面安静地吃食料,几只乌鸦围着牛飞来飞去,一起争牛食吃……远远地可以听到寺院响起的法螺声。这个时候无论你做什么都是一种享受。
Tengboche喇嘛庙是尼泊尔最大的喇嘛庙,1919年建造完成,也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LP上重点介绍了Tengboche喇嘛庙会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期间举行Mani Rimdu(舞蹈节),夏尔巴人都会聚集在寺院里,带上面具跳舞狂欢,用以庆祝佛教对苯教的胜利。Tngboche喇嘛庙也是Kumbu地区最活跃的寺庙,每天寺庙都会进行佛教仪式,游客可以参观并且允许拍照。
我曾经在一份攻略上看到过,说Tengboche喇嘛庙会在每天下午四点举行法会。不想等我和飞飞、暗夜四点赶过去的时候,却被告知法会三点开始,已经结束了。看到大殿入口摆着一块大石头,上面有两个深深的印记,信徒们认为它是几百年前西藏绒布寺的桑噶多杰活佛遁光飞越喜马拉雅来到Khumbu地区时留下的脚印,因而把他保存在寺庙里。走进大殿,看到大殿内四周还有很多老外还靠着墙壁在打坐冥想。我们被这种肃静安详的气氛感染,脱了鞋,找了个空地也靠着墙打坐。傍晚的光线穿过窗户,照在殿内氲氤的空气的里,有一种神秘的氛围。出大殿的时候,我在门口的捐款箱里,捐了500Rs。
中餐又是咖喱饭,我现在是一闻到咖喱味,一看到那黄黄的颜色就反胃,简直跟咖喱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晚上大家觉得需要改善一下伙食。我们只点了6碗白米饭(当然白米饭也不便宜,250Rs一碗),然后,大家各自拿出自己带去的牛肉、金枪鱼罐头(很好吃)、小黄鱼干和带鱼干、咸蛋、万年青、紫菜蛋花汤等食品,好好的腐败了一下。在那种环境下,确实是很丰盛的一桌了。
晚上的Tengboche很冷,客栈里点起了火炉。客栈老板娘拿来几块柴火,然后在上面放上牛粪干,放进饭厅中央的炉子里,在上面浇上汽油,点上。屋子里一下子就暖和起来。
海拔5760米的Khumbi Yul Lha 峰:
日照Khumbi Yul Lha 峰:
Dawos和卡洛斯两个重装徒步的强驴要提前出发了。在跟我们小分队分别前合影留念,左起:王不留、安安飞飞、琉璃、Dawos、卡洛斯、玫瑰、暗夜、清风。
随后大部队也合影留念。除了我们6个,其他人员都陆续上路,向Dingboche进发了。左起:安安飞飞、暗夜、君贞、玫瑰、野芹菜、琉璃、阿韦、火狼、沙律、呵呵(胖子)、王不留、神驴、正月、清风。
Tengboche喇嘛庙,恍若仙境:
海拔6812的Ama dablam 峰。Ama dablam在夏尔巴语中是“母亲的项链”的意思:
海拔6623米的Thamserku峰,一路走来,她一直伴随着我们,他那刀削斧劈般的主峰,让人印象深刻。
清晨,玫瑰在搞创作:
野芹菜和君贞离开村子,在山脚下找了一个僻静处,就是为了煮自己带去的方便面吃。这会已经吃了早餐回来啦:
看到一支队伍,一早从Pangboche下来,队伍里有老人有小孩,可能是一个大家庭吧:
我注意他们队伍里的一个小孩,也就10来岁样子吧,却拿着双杖勇敢地走在EBC这样艰难的山路上。我想,童年时这样的经历,一定会让他受益终身的。
我的早餐,巧克力派加奶茶,现在对我来说,这些东西远不如一盒方便面:
客栈的菜单。实际上如果你吃得惯西餐,品种还是蛮丰富的。
这家客栈早晨洗漱之地。这个水桶里曾经温馨地流出热水来,我当时就想一定要给它拍照留念。
我的第一任背夫嘎仁,是个帅帅的小伙子:
我和我的背夫嘎仁,可惜,照片拍虚了:
喇嘛庙前松树上的一只乌鸦。在尼泊尔,乌鸦被奉为神鸟。体形硕大,是最常见的鸟类:
一只乌鸦飞过Tengboche喇嘛庙的金顶:
一个小喇嘛蹦蹦跳跳走下寺前高高的台阶:
Tengboche喇嘛庙的大殿入口摆着一块大石,上面有两个模糊的脚印。据说是几百年前西藏绒布寺的桑噶多杰活佛遁光飞越喜马拉雅来到Khumbu地区时留下的印记。
在大殿内打坐冥想。
虽然法事完毕,但大殿内的香熏还在延续。尽管允许拍照,我只是轻手轻脚拍了几张,不愿意破坏这里面的氛围。
从客栈的窗口远远可以看到寺院的大门。
山上电力匮乏,客栈在利用太阳能烤土豆和烧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