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去上课,内容是《一碗清汤荞麦面》。我决定从学生的理想谈起。
孩子们一见我走进教室,热烈的掌声响起来了。
我笑眯眯地说:“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
一个男孩马上举手站起来:“我想成为有工作的人!”
全班哄堂大笑。
我也笑了:“当然应该有工作,不然你吃什么呢?呵呵!你能够再想想吗?”
他马上说:“成为一个好人!”
同学们又笑了,觉得他说的是废话。我却对同学们说:“这个同学说得很好!因为做一个好人并不容易!做一天好人容易,做一辈子好人却难!而且,无论今后大家从事什么职业,前提都必须是一个善良、正直、勤劳的好人!因此,他的理想应该得到我们的赞赏!我提议,向这个同学鼓掌致意!”
掌声响了起来。
孩子们继续纷纷举手要求回答。
一个男孩说:“我想成为警察!”
我笑了:“好!以后谁欺负我,我就找你!”
同学们哈哈大笑。
“我想成为律师!”一个女孩子说。
我说:“嗯,以后我打官司,就请你。”
一个男孩子说:“我想成为老师!”
我说:“太好啦!以后就到我们学校教书,欢迎你!”我特意给他握了握手。
又有同学说:“我想当旅行家!”
我开玩笑:“好,一定要走遍——”
同学们纷纷接嘴:“全中国!”“全世界!”
我说:“全簇桥!”
同学们爆笑。
还有孩子说想当“宇航员”“科学家”“企业家”等等,我都予以鼓励。
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我想做海盗!”
全班哄堂大笑。
我走到他跟前问:“你能说说你想海盗的理由吗?”
他的回答很干脆:“好玩儿!”
同学们又笑了。
这时候一个同学举手了:“我想当打海盗的人!”
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
我马上说:“好,你现在就把那个海盗打了!”我指了指刚才那个说想当海盗的孩子。
教室里笑翻了天。
有一个同学举手站起来说:“我想当富豪!”
这时同学们发出的不仅仅有笑声,还有惊叫。
我问:“他想当富豪不好吗?”
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
我说:“请大家说说自己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赞成的同学说:
“钱多了可以生活得更好。”
“有了钱可以做更多的事!”
“成了富豪可以捐出钱来帮助更多人的穷人。”
……
反对的同学说:
“人不能为钱而活着。”
“钱多了人会变坏。”
“钱多了没有安全感。”
……
还有一个同学说:“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对待,可以用钱去帮助更多的人;如果有钱人的心不好,钱多了当然不是好事。”
我表扬这个同学说:“呵呵,你可以当思想家!的确,钱本身是没错的,关键还是人。就像一把刀,你可以用它切菜,也可以用它杀人,还可以用它来自杀。但这个刀本身是没有关系的。”
同学们认真听我着我的话。
我继续说:“无论想当海盗,还是富豪,我想目的都是为了有钱,有了钱让自己生活好一些,让自己幸福!是不是?”
同学们点头。
“因此想有钱,追求幸福,一点错都没有。”我说,“问题的核心有两点:第一,靠什么有钱……”
我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同学站了起来:
“靠自己的能力!”
“靠自己的本事!”
“用知识!”
……
我笑了:“嗯,大家说得对!总之是不能靠做海盗去抢,是吧?”同学们也善意地笑了。那个想当海盗的男孩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继续说:“靠当海盗有钱,我想大多数同学们都不会同意的,而且刚才那个同学也是开玩笑的,他不过是觉得好玩。那么靠什么有钱呢?请问,世界首富是谁?”
同学们说:“比尔•盖茨”
“那比尔•盖茨凭什么成了世界首富呢?”
“微软产品。”
“是的,他用自己的智慧为人类贡献了微软产品。现在我每天都在享受比尔••盖茨的成果。所以说,比尔••盖茨是靠智慧成为首富的。那么,他有钱之后呢?这就是我要问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有了钱之后又怎么做呢?”
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同学们开始了思考。
我说:“其实,比尔•盖茨给人类的贡献不仅仅是微软,他还有一个贡献,就是捐出了大量的财富。他在慈善方面堪称楷模。”
我讲到了今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中国之行:“他俩来到中国邀请中国的富豪们吃饭,可中国的富豪们大多不愿意去,为什么呢?怕被劝捐。当时我看到相关报道,心里真是感到难受,这是中国的耻辱呀!中华传统美德不正是助人为乐,乐善好施吗?但后来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陈光标!这是一个很有钱的人,他靠自己的创业积累了很多财富,成了富豪,但他富了之后同样把财富回报社会,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他是个人捐款最多的人!而且,他公开发表声明,说死后一定把所有财富捐给全社会,不给自己的子女后代留一分钱。”
同学们专注地听我说,每双眼睛都饱含感动。
我总结道:“所以,追求金钱,乃至成为富豪,一点都不可耻!关键是我们如何获取金钱,并且如何对待金钱。
然后我开始把话锋一转:“其实,这个世界上富豪永远只是少数人,那么,对多数人来说,不是富豪,甚至不那么有钱,就不幸福了吗?”
同学们纷纷摇头。
我说:“这里涉及到对幸福的理解。我认为,如果起码的生活水平都不能维持肯定不会幸福,因此,幸福离不开物质的支撑;但物质并不能带来全部的幸福,因为作为人还有精神世界,必然有精神追求。大家想想,有没有这样的人?钱不多,但基本的生活水平能够维持获还比较好,只是没有别墅豪车,但他依然幸福。”
同学们说:“那肯定有的。”
我说:“昨天我在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胥师傅》,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人。”接着,我给大家讲胥师傅——
胥师傅四十多岁,其店铺在双楠小区,所以名叫“双楠美发厅”,名为“美发厅”,其实只是一个几平方米的屋子。铺面很小,很朴素,很不起眼,却很温馨。他理发,妻子和女儿是他的助理,帮着洗头。一家三口共同支撑着这个小小的理发店。一年当中除了春节休息三天,其余每一天胥师傅一家都在店铺忙碌。虽然辛苦,但我每次去理发,都能听见他和妻女的笑声。这笑声常常让我受到感染,并且感动:生活清贫,他们却乐呵呵地过着每一天。他们以自己的善良和勤劳,赢得并享受着自己的幸福。
胥师傅特别善良。因为我特别忙,而且经常会突然出差,或者被通知接受电视采访之类,所以免不了要麻烦胥师傅,比如请他比平时早点到理发店,或者推迟下班。胥师傅对我从来是随叫随到。不止一次,在寒冷的冬天,他七点半或八点就来到店铺;有时候因为我,十点以后才回家。我特别过意不去,付费的时候便多给他几块钱,但他坚决不要我多付的钱。于是,我便时不时送他一些茶叶呀松花蛋呀竹笋呀等土特产。我知道,这些东西远远不能与他为我的付出相称,但我只能这样表达一点心意。
胥师傅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钱也不算多,但他幸福,幸福来自于家庭的温馨,来自善良赢得的尊重。在我的心里,他比好多身居高位的人更让我敬重。
胥师傅的故事再次让大家感动。
我说:“同学们,我们这个社会有无数像胥师傅这样善良而普通的劳动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鄙视他们。在座每一个同学都来自劳动人民,你们的爸爸妈妈都是劳动者,都应该得到尊重!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同样可以很幸福。今天,我给大家读一篇小说,题目是《一碗清汤荞麦买》,讲的也是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幸福。”
我开始给大家朗读:“对于面馆来说,最忙的时候,要算是大年夜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