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生一梦下江南(二)-醉乡寻古

(2006-02-11 21:31:59)
分类: 江苏、浙江、安徽
        
泛舟东湖也看山水大盆景

  据说全中国有九个东湖,绍兴的东湖是其中一个。没来之前,以为会看到一个和西湖一样大的湖。听了导游的介绍才知道,原来这东湖并不大。相传当年秦始皇东巡时在这儿歇过脚,这山名叫箬篑山。后来这山在隋朝时修城墙挖去了大半,就荒废掉了。清朝的陶睿渲以他的书画家的眼光,用八千银元将这残存的片石、孤崖、水塘设计成了一个山水大盆景,人称“东湖”。
浮生一梦下江南(二)-醉乡寻古


  东湖并不大,如果步行,沿着长堤,来回也就一个小时可以细看完全景。可来这,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坐乌篷船了。绍兴有三乌,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记得学生时代读过周作人先生的散文,其中较有印象的就是他介绍过绍兴的乌篷船。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它的动力靠脚蹬桨,船夫坐在船尾,一手扶着夹在腋下的划楫,两脚踏在桨柄末端,两腿一伸一缩,桨,就会上下地击水推进。船的航向是用手掌舵来控制的,船行进时,船夫脚、手并用。

  泛舟于东湖,听着头戴乌毡帽的老船工用地道的绍兴话将东湖的历史名迹娓娓道来,领略奇山、秀水、幽洞的风光,倒也有一份野趣所在。

永和九年,兰亭记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这本是历史上一个极寻常的日子。

  王羲之和四十一位当时的名流,集合于绍兴城南的兰渚山下。这群“疯疯癫癫”文人没有那么好的纪律,少有世俗的约束,他们袒开胸怀,把酒言欢,吟诗作赋,不仅留下了“曲水流觞”的千古佳话,还完成了后世永为称道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公园的大门很不起眼,迎着曲径前行,很快便看到了康熙皇帝那斗大的两个字:兰亭。相传越王勾践喜爱兰花,遍种于此,因而有兰亭的雅名。绿水蜿蜒从漫着轻纱薄雾的竹林中穿出,午后的阳光透过绿叶照在水面上,几只白鹅在其间自在的游过,漾起波纹。石径悠长,多少有点寂寞,空气中弥漫着古色古香的味道。
浮生一梦下江南(二)-醉乡寻古


  会稽山的日子无疑是王羲之一生中最愉悦的日子,以至他后来,舍弃官场一切名利,定居于此,过着每日饮酒、作诗、写字、画画,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终老,从未离开过半步。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兰亭。“曲水流觞”石台边的笑声,直至千余年后,也未曾静息。

绍兴别记
  翻开绍兴的历史,就像翻开一部厚重的线装书。在绍兴,几乎每一步都能踩着一处典故。

  在鲁迅故里,想要全面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除了参观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原状陈列外,我们还去了鲁迅生平事迹陈列馆。这里将现代的展示手法和高科技相结合,共分五大部分展示了鲁迅先生从少年到去世的生平事迹,是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一本鲜活教科书。

  一日游行程匆匆,并不能将绍兴所有景点一网打尽。说到遗憾之处莫过于我们都到了鲁迅故里,却没有坚持走完整条街,结果与向往中的“咸亨酒店”擦肩而过。本想如孔已己老兄那般在酒桌上排出几枚铜板,尝一尝茴香豆的美梦,只好留着他日再来绍兴实现了。

绍兴美食
  在绍兴,和老酒一样受欢迎的就是绍兴霉干菜。因为梅雨季节来临前晒菜,所以取名为霉干菜。霉干菜扣肉,据说成菜后香气四溢,咸中带甜。肉肥而不油,入口即化。不过我们尝到的似乎不够地道,霉干菜是够甜,这肉却未能达到入口即化的境界。

  三味臭豆腐是绍兴的一大特色小吃,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鲁迅故里的“三味”店所制作的臭豆腐外酥内嫩、清咸带鲜,味美简直无以伦比。后来在杭州西塘,我也品过臭豆腐,但其味和口感都无法再与绍兴的相比。怀念至今!!

  鲁迅故里的奶油小攀,个头与模样都像极了蛋挞。只不过蛋挞是黄澄澄,而这奶油小攀却是白兮兮。第一口咬下,白色的奶油在舌尖融化,还能吃到蛋腥味。第二口吃到了凉滑的鸡蛋,非常地道。碗状的小托儿也是香酥无比。唯一不足就是太甜,容易腻,沾得满手粘乎乎。就连我这个爱吃甜食的人,都不敢再吃第二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