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信运营商在螺丝壳里做道场?

(2007-01-30 21:20:17)
分类: 信息产业

谁向侯自强院士提供了错误信息

文/杜碧玉

    前几天,通信业界著名的专家侯自强院士做客搜狐畅谈自己对3G的看法,提出了很多鲜明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但有些观点需要进一步商榷。

 1、侯自强:目前3G能够提供的业务和2.5G没有什么差别,对用户来讲,不会感到特别大的区别。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也不会因为目前的话音业务已经接近饱和而赚不了钱。  实际上,2.5G移动市场并没有饱和,农村市场也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出现3G的时候,不会给人说没有移动电话和有移动电话的本质区别。现在从2.5G到3G,用户不会感觉很惊人。

    3G和2G在基本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上没有太大区别,但在高速数据下载和流媒体应用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至少2.5G不能提供视频电话。如果说“对用户来讲,不会感到特别大的区别”实在不妥,刚发布的互联网报告侯院士可能没有看到,不知道移动用户对手机上网网速慢的不满程度有多高。 3G不会带给人有手机和没有手机的差别感受,但可以给没有上过网的2G用户一个全新的感觉。

    2、侯自强:他们不允许接入互联网,一旦接入互联网,游戏规则全变了,接入互联网,你们搜狐、新浪成了老大。所以无论如何,运营商会设置很多政策上的界限,如果用户手机功能变强了,真正有宽带了,包月上互联网,上互联网一玩,肯定不愿意回到移动梦网了,这就是今天移动运营商面临的问题。  所以,3G的关键是发展宽带,目前的3G只有384K,而且是一个扇区里大家一起分享384K,所以每个用户的速度不会很快。但是一旦做HSPA,把速度提到10兆了,宽带就来了,接入互联网就快了。所以移动运营商发展宽带,对它来讲等于给它自己找麻烦。

    以WCDMA为例,有R99、R4、R5、R6几个版本,通常人们所说的WCDMA一般指R99版本,HSDPA是WCDMA R5版本内一项技术。HSDPA可以在R99基站上进行软件升级,不需要增加任何硬件,只需在基站控制器增加相应硬件和软件。HSDPA替代WCDMA只能是一个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在R99系统内,一个载扇(一个载频的一个扇区)内可以提供2M的传输速率,从理论上讲可以同时接入6~7个384K用户,并不是大家一起分享384K。 HSDPA提供14.4M的传输带宽也是指一个载扇的传输能力,并不是每一个用户实时享受10M带宽,而是每一个用户有机会享受到10M的传输速率,具体到某一个用户能享受到多少带宽需要看他的上网时间、位置、所处环境的无线传播环境,与同时上网的用户多少也有关系,更与他所拥有的终端能力有关。

    至于WiMAX的传输能力也是指一个基站,所提供的传输能力也需要与其他用户共享。100M的传输能力是在5M带宽、还是20M带宽,在1KM内、还是50KM处实现没有详细的介绍。侯院士提出让移动用户上互联网,可能忘记了一点,用户需要拥有一台带有操作系统的智能移动终端。目前手机上网协议一般采用WAP,与PC机上互联网截然不同,主要是由于移动终端能力和无线传播能力所决定的。虽然WAP2.0已在协议实现上更接近固网的成熟协议(TCP,HTTP),但遗憾的是还是没有实现采用相同协议。

    3、侯自强:  从运营商的计费政策可以看到,如果用3G、2.5G上网,用卡上笔记本电脑,可以包月,联通有包月的,GPRS也有包月的。但是手机不能给你不限流量包月,因为手机一旦包月,如果是宽带的,他就用skype打电话,全都免费。最典型的是日本,日本的3G数据业务,开始是按流量收钱,很贵,后来内部竞争的结果开始包月,但是他包月只让你上他的专网,不让你上公共互联网。如果3G一发展,解决了宽带接入问题,再搞包月,那么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包月接入互联网,那么,移动运营商在专网上所有的优势都没有了,再也垄断不了了,这个时候移动运营商的地位和固网运营商的地位是一样的,他就做不了盟主,什么都控制不了。

    过去手机、笔记本电脑上网是采用按流量收费,现在3G上来后,竞争比较激烈,移动运营商都采用包月。但这个包月不是侯院士所理解的那样,用户交一笔包月费用就可以不限流量地上网(BT下载等不允许),而是采用分层固定费率来进行数据包月。也就是说有一个包月交费限值,在限值内可以分层包月。譬如:KDDI的au品牌采取当用户使用了不超过40K分组数据下载业务时付费2000日元,而使用超过84K时付费4200日元,两者之间是0.05日元/packet。在采取流量分层包月的同时,采取了内容计费,移动运营商要根据客户选择的具体内容进行收费。无线传输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对移动用户包月介入互联网不进行管制,整个移动通信就会陷入崩溃。某一个用户通过无线接入进行大流量的BT下载,占取基站的所有带宽时,其他用户将不能通信,损害了大多数移动用户的利益。这种管制目前只能由运营商来控制。如果由用户自己来控制,好象现在没有办法实现,也许今后有可能。互联网是由每一个网站组成的风景区,从一个风景区到另一个风景区需要开车前往,风景点之间的道路就是无线通道。要保障道路的畅通,交通管制是少不了的,移动通信运营也不例外。

    4、侯自强:但是他还是不想放开。移动运营商整个设计的网络就是一个专网,3G以后核心网,会找一个IMS系统,IMS就是互联网多媒体,但是它还是一个封闭平台,就是一切事都由他管,整个3G发展设定的蓝图,核心网是专网,接入互联网是他的一个业务,而且他会让你价钱很贵,都想把你圈到他的圈里,他认为这个网是安全的,是可管理的,能赢利的。如果你跑出去了,不可控了,赚不到钱了,他当然不愿意,所以一定要控制。某大设备制造商,一个中国的老总在一次会议上讲IMS平台保证运营商利润的最大化,座谈会上,我就提问题,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我们应该把消费者、用户利益放在第一位,还是把运营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呢?下面就大笑。这个事说明一个理念,今天来讲,实际上不光对移动运营商,对固定运营商也一样,他们都希望搞一个可控制的专网,这样能够使得运营商利益最大化。但是用户就愿意从手机上进互联网。要是放开,那么互联网上的所有内容、Web2.0、视频等等,用户全都能够享受。而钥匙一定发展那个小小的专网,那么,实际上是“螺丝壳里弄道场”,也是自己给自己掘坟墓。

    无线频率资源就那么一点点,无线接入能力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固定网络接入能力相比,相差还很多。侯院士将移动运营比喻为“螺丝壳里弄道场”非常形象、生动具体、通俗易懂,问题是在螺丝壳里弄道场也实属不易,不但需要高深的技术功底,还需要处处小心,生怕一不留神把螺丝壳弄破了就没有了道场。在中国做个运营商太不容易,目前无线通信接入能力也就螺丝壳这么大一点,上不上3G还在争吵,运营商何尝不希望有一个大的空间来做个道场。

    侯院士是科学家,一定能够给运营商提供一个比3G更大的“螺丝壳”作道场,让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乐趣。千万不要采用什么高科技全息影像技术做一个只能看、摸不着的“大螺丝壳”,让运营商干瞪眼,消费者干着急。人类到达月球都几十年啦,现在普通老百姓能到月球上去看一眼吗?

    以上这些疑惑,只是一个通信运营商人肤浅的看法,对侯院士访谈中的小小技术问题进行补充修正。侯院士作为著名的科学院院士,主要是从事声学研究,最近几年研究的是电信领域的发展战略,对上面提到的这些小技术、小信息是不屑研究的。通信技术发展如此之快,IP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学习起来都是非常困难的,网上每天蹦出的新名词、新概念、新缩写不知有多少,让一个七十岁的专家学者搞明白是有点吹毛求疵,一定是谁向侯院士提供了错误信息,导致侯院士判断失误。

    丁守谦教授在自己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55647187)中谈论3G发展和TD产业时,开诚布公地告诉大家,他是研究显像技术,对通信业并不是太熟悉,很多关于3G的知识都是来自于老朋友李进良教授。丁守谦教授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非常让人钦佩!

   谁向侯院士提供了错误信息似乎不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我们不追求其错误,深恐他会继续犯恶,也许是漫不精心,但最终结果只有一个,损害了侯自强院士的个人名声,更可怕地会耽误我国电信改革进程。因为侯自强院士不是一个普通院士,他的一举一动对于我国的技术发展,特别是通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