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通拆分内定?

(2007-01-27 14:04:14)
分类: 信息产业

联通拆分内定?

/杜碧玉

中国联通目前已开始将C网和G网分开运营,在电信重组和 3G牌照发放的前夜,做出这样的惊人之举,实在让人费解。

一是不符合电信运营商“大经营”的发展趋势。电信企业转型过程中,企业内部机构调整一般是将原来按专业、业务划分的部门进行整合,重新按客户群和业务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中国联通的按业务网分开运营,反其道而行之,必然有其深层次的缘由。

二是两网分开经营,对企业内部资源的争夺矛盾会日益突出。从前台营销到后台支撑服务,都会存在哪个业务网优先的问题,因为人、资金、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

三是联通统一品牌在两网分开经营下会被严重破坏。对于一般公众客户影响较小,对集团客户影响最大。在集团客户处于选择G网还是选择C网的两难境界时,会放弃中国联通,中国联通在与中国移动的大客户争夺中处于绝对的劣势。

四是中国联通内部陷入真正的左右手互博。从加强分网经营业绩核算来说,在经营营销部门设置项目团队是最佳的选择,既能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又能在项目团队之间展开竞争。采用部门分设,在目前国有企业普遍是职能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下,两个不同营销部门必然引爆企业内部的各种矛盾。众所周知,中国联通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企业管理一直不如人意,各种派系或明或暗地存在,在企业发展方向存在变数的情况,这种拆分会引起内部权力的争斗。

中国联通C网和G网分开业务运营存在这么多问题,为什么还要进行,并且从集团到省、地市、县都进行分设专职部门或专人,充分反映有重要的目标需要实现。这个目标是什么呢?

1、解决中国联通内部的争议,通过分开两网运营缓解矛盾,进而逐步统一思想。

常小兵主政中国联通后进行整体战略的重新调整,加上原中国移动李刚加盟中国联通后,必然带来新政与旧政的矛盾冲突。2006年,中国联通取得不错的成绩,C网实现盈利,但总体来讲,尚有不少差距,特别是中国联通连续11个月在新增移动用户中所占份额连续下滑,加剧了内部经营战略上的分歧。为了缓和这种矛盾,采取分网运营可以让两个业务网分别实施不同的经营策略,通过实际成效来验证哪个经营战略思想更适合中国联通,最终树立集团权威,达成共识。

如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两网分开运营是一步非常艰难的险棋。两个经营部门为了争夺优异绩效、验证自己的绝对正确性,在集团内部必然会制造很多麻烦,使中国联通复杂的人际关系更为复杂、更为微妙。因此,达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太小。

2、为中国联通两网拆分做实质性准备。

常小兵在电信运营企业多年,经历了中国电信改革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亲手操持了邮电分营、中国移动剥离等具体事宜,不可能不清楚电信企业拆分的困难点和矛盾点不是人的问题,而是财物帐目清晰、财物匹配。人员调整安置是令人头疼的,但还可以通过做思想工作来解决。固定资产和财务问题确实是最难处理的,因为人是活的,是相对固定的,并且可以自我表述;而帐、物却是死的,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理清楚、说明白的。

当年邮政和移动从原中国电信分出去,很多问题都是涉及到物质、财产等所有权问题和实际价值问题,到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了结这些问题。

中国联通拆分应先核实各项资产、各项财物帐目、各项经营合同,保证财物匹配、人帐两清。现在操作人员分割只能增加下一步拆分的困难,让很多简单问题复杂化,人际关系紧张,员工之间相互猜疑和防备。

常小兵应该清楚这种提前对人员预分对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影响,这种分设部门的操作方式比宣布联通拆分的杀伤力还大。因为宣布拆分后,企业也就动荡一两个月,随着人员的调整到位,矛盾就渐渐淡化。采用部门分设,每个人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归属,又想为自己做好下一步计划,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非常困难的。中国联通这种拆分部门举措只能表明是一种无奈之举。

通过以上分析,联通G网和C网分网运营的目标只能是为下一步的拆分作准备,并且这种拆分要求来自于更高的决策层,不是中国联通自己能决定的。中国联通的拆分已经内定,何时公开,就等TD-SCDMA牌照何时花落谁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