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澜该不该入住杭州廉价别墅保障房?

(2010-12-08 00:10:55)
标签:

房产

杨澜

杭州

保障房

别墅

杂谈

古人云: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这本是古人老子所说。但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好像故事还是在一样地重演。
 
据媒体报道, 近日,杭州政府宣布,未来3年将供地1500亩,用于建设人才专项用房150万平方米,每年新开工不少于50万平方米。人才专项用房,是杭州保障房体系中除公租房经适房廉租房、限价房、危改房外的另一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这一系列又细分成“大师级人才专项用房”、“突出贡献人才专项住房”等六大类。

比如,杭州在2009年就已确定,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园安排200套,面积300平方米的景观别墅房,向大师级人才提供10-20年租期,前5年租期全免。

目前,在风景宜人的西溪湿地,这些隶属保障房体系的别墅,已经有杨澜、余华、赖声川、朱德庸等数十位文化界名流入住。

“突出贡献人才专项住房”也呈现,2009年杭州人才房“经委系统”名单中,有63套房源被供应给63位在杭州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负责人或部门主管。

根据杭州的政策,这些人士都是以同地段商品房价格的一半左右的价位买到人才专项住房。

按杭州的规定,申购“突出贡献人才专项用房”的人士,除了须满足一定突出贡献条件之外,还要求申请人现属无房或福利性实物分房建筑面积低于100平方米。在这份经委系统的名单中,有33人显示其名下没有房产,而其余名下房产大多数面积均低于60平方米。

例如,杭州天堂伞业集团总经理王奇伟,其公司是国内最大专业制伞企业,旗下员工5000余名,但公示名单显示王本人只有一套55平方米的住宅。

榜单上显示名下无房的,还有中国重汽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经理王根生、杭州民生药业集团副总经理陈稳竹等人。

杭州方面对人才的重视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急于为人才办事的作风也令人感佩。尊重人才,为人才办实事,这本来是一件值得嘉许的好事。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他们奖给房子的人才不是什么一般的缺房户,不是一般的工薪阶层的人才,而都是大名鼎鼎的名星,大名鼎鼎的企业家!她们大都是财富人物,甚至是亿万富豪。他们的身家,他们的资源,他们收入别说买一两套房,就是买一个小区恐怕也不在话下!更令人费解的是,堂堂的天堂老总,竟然只有55个平方的住房!这中间,的确有很多空间令人想象。

风景宜人的西溪湿地,建起隶属保障房体系的别墅,已经是令人匪夷所思,既然是保障房,怎么可能是别墅?既然是别墅,又怎么可能是保障房?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是,当地政府用保障房的政策指标建起了供名人名星们“赏光”的既便宜又豪华的寓所!这又是一种劫贫济富的新花样,新品种!受到伤害的是当地急需住房而被占用了指标的普通市民!

对于这样的名人,我们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可以,给一些优惠政策可以,因为这更有利于他们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但是,我们将“廉价别墅保障房”无偿赠与,将老百姓渴望而不得的半价房出售给这些富翁们,这就不是政策问题,这是与当地普通百姓或者说非明星人才争利的问题!是典型的以不足补有余!是典型的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人为错位!是一种对民众利益的"巧取豪夺"!

据社科院最新的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大约有85%的家庭买不起房。而与之相反的是,我们全国大量的房子又集中在少数的有钱人和投机客手中,这也是房价高涨的一个重要原因。结果导致了有房的人财富越聚越多,没钱的人越来越买不起房,社会的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手中集中。作为政府部门,当前应当做的就是控制打击这种现象,让城市的房屋流入到真正需要住房的普通老百姓的手中,而不是还在为这种现象开绿灯,甚至还主动促成。像这种情况还有深圳的马化腾领房贴的现象。

当然,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考虑,那就是用“真心实意”,用“实际行动”笼络企业家,留住企业家的人,留住企业家的心,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我们用来留人的东西不能以牺牲当地老百姓的利益为代价!杨澜们的廉价别墅保障房占用的是当地普通保障房的指标,这是牺牲了当地老百姓的利益;在全国各地的抬商引资大潮中,这种为发展经济而劳民伤财,甚至骗民害民的“花招”还有很多,比如为了招商引资,不惜环境污染,为了招商引资,不惜违法拆迁,为了招商引资,不惜激化社会矛盾,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GDP”,而这是与当地主要领导的政绩与仕途最息息相关的一个指标。什么用真心诚意留人,什么向企业家频频示好,给企业家铺路搭桥,看似为企业家服务,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但实际上大多数是在为官员们自已服务,为自已的仕途升迁服务!这之中,最缺乏的往往是为人民服务,为民众谋福!

那么,全国各地地方官员们"巧取豪夺"傍名人名企的底气何来呢?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监督的缺位,特别是人大监督的缺位.这样的涉及到群众利益的行为应当受到当地人大的质询,,包括城市建设中的大征地,大拆迁都应当增加这样一道程序.这也是防止地方官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唯GDP是论,唯政绩是论的最具操作性的办法.可惜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从报道中没有看到这些.

我辈愚钝,所知者略。聪慧如杨澜者们,住在所谓的廉价别墅保障房里,不知道作何感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