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鲁迅作品卷帙浩繁,名篇佳作比比皆是,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深刻,感染力强,揭露了中国社会的痼疾。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从研究鲁迅的角度出发,在洋洋百多万字的作品中,哪篇作品信息量最丰富,最能让我们从中理解鲁迅,读懂鲁迅呢?在我看来,是他1926年12月,在厦门所写的《〈阿Q正传〉的成因》一文。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这篇文章中,他比较全面地讲述了他的做人与做文的一些基本原则,讲了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的成因并表达了他对革命的见解,同时还通过小说说的结尾与现实的对照,形象而深刻地说明现实远比他小说所写的现状更残酷,再次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前一篇:“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
后一篇:人到中年想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