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读名著”

(2007-05-27 17:48:22)
标签:

文化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中外名著

 也说“读名著”
 
读大学时,一位当代比较出名的作家到学校讲座。他说了一句我至今记忆犹深的话:我从不读名著。他的话也许极端,也许违心,但是也给我们一个思路:我们的人生是不是一定要有读名著的经历才能有意义?我们读的名著除了给我们以茶余饭后的谈资,究竟有多大影响?前人智慧的成果也许可以观览,但如果把这种观览上升为一种人生的意义,我们的人生是否反而会更加沉重?我们的大脑如果真的被这些名著的思想占据,成为“名著”的跑马场,我们自已的思想何处放飞?如何放飞?面对名人们开出的长长书单,假如有人真的把他读完,那我们还要不要有时间去入世,去读另一本社会的大书?
我这种想法并不是说要否定读名著,我觉得要适可而止,要自已喜欢。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名著标准。所谓名著,对一个中学生或大学生而言,可能就是平时书单上说的那些东西,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特别是对一个有社会经历,处在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年人来说,他欣赏的,他爱读的也许就不是这些东西。比如一个四十岁的人,如果不是附庸风雅,他对《少年维特的烦恼》和对《安娜卡列尼娜》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后者在他的心中可能是名著,而前者则不是;再如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红与黑》这本书,看法可能也不一样,于连的生活经历会感动很多来自社会的底层的奋斗者,那些没有此类生活经历的人,特别是还没有体会世态炎凉的学生更不可能真正领会其巨大的社会价值,他们是在看热闹。
适可而止的读名著,特别是读懂读透一两本名著,其它的了解大概就行了,如果诚如一些专门的读书人士开出的书单一样,那我们人人都天天读,都成了坐拥书斋的“学问家”,而忽略了社会实践这本社会大书的阅读和实践,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