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帅新武华立创新用人战略破解密码牛津智慧文化沙龙集团管理做强做精 |
分类: 《帅新武:集团用人》 |
三、组织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一个组织的存在必定有它的价值。一件事情当一个人能做好时,一定不需要形成一个组织去做,但是当你要做得更宽泛更大,与更多的人打交道时,就会慢慢形成组织。
组织存在的必要性有三个要素:(1)一群人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2)组织中每个人都有一种贡献的愿望;(3)每个人都要心灵沟通,即信息共享。当具备这样三个要素时,一个组织存在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一)组织的核心命题
1、按价值贡献进行分配
从组织的核心命题来看,就是按照组织的价值贡献来进行分配,就像一批人为了共同目标聚集起来,每个人都有做贡献的意愿,互相之间融合,但人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必须进行合理的激励,我的理解就是按价值贡献来进行分配。这样就得出了组织的核心命题:从价值创造,到价值评价,再到价值分配。这三个因素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内涵,即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是:能够促进组织当中每一个人去创造价值,同时对这种价值进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分配。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典型价值链。
那么价值创造、评价和分配当中的原则是什么?一定是谁创造价值,谁就应该得到价值分配,以此来激励员工多做贡献,创造价值。
但是在这里面有很多的误区,华立也经历过这些误区。也就是说,购并一家企业可能需要半年,但是整合一家企业可能要花三年,这就是其中的道理。各位企业的领导者可以观察一下周围,有一批人,做得非常辛苦,成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一个月下来,真正对公司的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经营业绩的提升有没有价值,你会发现,很多工作是无效劳动。这就引出一个绩效评价体系的问题,如何客观有效的评价。
为什么很多企业会产生这些现象呢,是由于有的老总、管理者就是喜欢看员工这样忙。久而久之就形成这样一种文化,员工很聪明,想要为了加工资、提职务,怎么办呢,他就整天到晚忙个不停,表现给你看。我把它叫做“抢眼球”的一批员工。抢领导的眼球,因为你喜欢看我这样忙忽嘛,而且表扬起来说这个人是劳动模范,其实现在这样说就“土”了,以前讲劳动模范,现在不是工作很辛苦很累就叫劳动模范,我不这么认为,华立肯定也不是这样认为的。这就是观念和理念的转变非常重要,不是说成天到晚忙的人就是价值最高的人。恰恰我们的价值评价再也不能完全以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来评价。
那依据是什么呢?只有在价值贡献有一个客观有效的评价以后,才能保证贡献和分配之间真正的合理与均衡。
这里引出两个问号:什么叫价值贡献与价值分配。
我在价值贡献的前面加上了三个字:有效的。这里我要讲个自己的情况与大家交流。不知大家在我的简介中有没有注意到,我是一个山里人,在浙西大峡谷还要往里的一个山里,在思想封闭的环境中长大,后来为什么我能够成长为一个高层管理者,能够为公司出谋划策呢?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对我二十年职业生涯的影响非常大,也引发了我后来在管理学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兴趣。我当时看的是台湾版本,叫彼特.杜拉克《有效的管理者》,现在的名字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建议没有看过三遍的老总们都再去看一下,而且要看到心里去,你就会发现你的管理思想、理念、技巧、方法都会有深刻的变化。
所以为什么叫有效的价值贡献呢,指的不是以工作量和工作目标来衡量价值,而是以对组织目标和整体绩效的有效促进来作为判断标准。
第二个问号中可分配的价值比较简单,价值要素当中主要包括机会(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金钱(年薪、奖金)、名誉、更大的权力、地位(包括在企业中的地位和社会地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对于信息的掌控力(这是很多人受到束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发展到一定程度,自己把自己束缚了,由于他的信息不对称,信息量掌握得不够,当他发表意见时,没有人听他讲更多的话。所以关于信息的掌控也是企业可分配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有些企业上ERP、信息化系统以后,这就是现代企业特别要关注的一个管理要素。德鲁克在晚期讲到未来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些重要手段和方法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信息化的问题。就是组织存在的价值三要素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