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学术年会上的总结

(2023-09-27 17:30:01)
分类: 学术

胡鸿杰(2023.9.26

 

我原来开会的时候最是讨厌一个角色,就是最后做总结的人,而且更讨厌一个人在一个会议上会出现好几次。但是自从到了咱们专业委员会之后,我觉得每次会议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充当非常令我自己讨厌的角色。另外,解释一下为什么坐着讲的两个原因,一是我今天早晨跑了4000米,需要休息一下;二是既然主席台设置座位,如果始终没有人坐,也是对会议组织者的一个不尊重。因此,我为了表示对会议组织者的尊重,就坐在这里总结。

我们这次年会和换届大会已经基本进入尾声了,我昨天晚上还开玩笑说,我们的总结如果沿袭领袖人物讲话的“套路”,那就是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两件事,一件事就是我们回顾了过去若干年以及近一年的委员会发展的状况;第二件事就是我们选出了新的理事会,为我们委员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如何总结这两件事,我认为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继往开来。

第一,所谓的既往,我觉得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们所“既往”的就是业绩。昨天上午王振祥副理事长以及之后发言的各位代表,其实已经充分展示了我们的业绩,作为一个总结,应该是复述这些内容。我经常说我们秘书学专业委员会的会议,不一定成为全国的样板,可也不能成为全国的笑话。按照总结的规定动作应该重复一下会议的内容,但是今天的时间有限,我们前面的发言已经超时,为此我要压缩时间,业绩以下略去1万字。这些作为业绩的内容大家都听到了,已经记得很清楚了,不需要赘述。

“既往”的另一个方面我觉得更重要,那就是情怀。不管是刘凤泰司长、郝银奎(副理事长)秘书长,还是我们王振祥副理事长以及各位老前辈们,他们都展示给我们一种对秘书界忠诚敬业的情怀。这种情怀是我们尤其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就是这种情怀,激励着他们一步一步走过了10年、20年、30年乃至40年的历程,我希望他们这种情怀和精神也可以继续鼓励、鼓舞着我们继续前行。

第二,就是“开来”。开来的问题,其实刚才张轶楠秘书长也讲得非常清楚了,我重复起来没有太大必要,但是我想讲讲我的一些补充想法。既然是开来,所以要有一个新的起点:首先我觉得秘书学还是要提高,提高的基础是什么?秘书学的发展还是昨天肖云林校长讲的,也包括今天向阳老师讲的,就是说还是要以专科教育为基础。专科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是很接地气的,秘书学专科教育是秘书学教育的基础;但还有一句话,我们必须以本科教育或者研究生教育为秘书学教育提升的空间。这样做起来可以承上启下,当然也可以继往开来。

提到本科秘书学教育,第一句话就是要落地。要讲脚踏实地,因为秘书毕竟是一个社会职业,昨天肖云林校长讲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第三版)》中,秘书属于第三类,就是行政人员类。列了几项职责,尽管肖校长认为排列顺序欠准确,但是问题讲得还是很清楚,这叫职业定位。我们的秘书人员要能动手、能干活,比如一些老师在讲座中展示实训室,就很有必要做出一个被业界认可的通用标准和规则来。否则的话你有你的思路,我有我的方法。就算底图、蓝图还有不同的放置方法的吧?这就是一些实操的办法。实操的办法一定不能放下,放下之后秘书学就失去了立身之本。第二句话就是我们还要在学术上提高。如果我们的学科一直在学术上只停留在这些具体操作层面,学科就不能发展。虽然秘书学教育在2012年已经升至本科,目前以首师大为代表的一些学科已经做了十几年的研究生教育,但我们依然对我们的学科说不清楚,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

提高靠什么?昨天张东昌副理事长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一是靠我们的项目(课题),一是靠好的论文。我听到各个学校讲了很多,有很多的获得了国家的项目,我们希望这些情况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汇总到我们委员会来,我们看看其中有多少的项目是研究秘书学的。在我的印象里,在很早很早以前还是青岛市委党校的吴新元教授做了一个有关公文模板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除此以外,大家做的不管是国家社科项目还是教育部的人文社科项目,恐怕都是一些跟中文(学科)相近的项目。我们做了半天还是以中文(学科)的项目,我们是它一个补充和方向,这样可能就与打造秘书学科尚存距离。

昨天张东昌副理事长做了项目评估的一个点评和介绍,其实我也是匿名评委,严格意义上讲不能公开的。但话已至此,我从自己掌握的情况看,我们秘书界的老师,这近两年来写本子的能力还是大幅度提高了,关键的问题在于选题,选题的问题需要集思广益,不是靠张东昌副理事长一个人,当然也不靠我们专委会,需要大家集思广益,这是一个平台。因此我说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提高,提高必须群策群力。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开来”的第二个大项目里的第二个小问题)就是互补。不管是专科、本科还是我们的各类人员,上下左右,叫抱团取暖也好,叫取长补短也好,都是要融合,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记得5年前我讲我们一定要团结。秘书界的“山头”很多并不是问题,各个山头都是为秘书学服务的。我们都是一个家庭,应该搞五湖四海,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为了一个目标去做好这件事儿。不管是学会也好,专委会也好,还是秘书事务所联盟也好,其实我们是一家人,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互助力或者叫抱团取暖。这是第二个小问题。

第三个小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加强交流。我觉得我秘书界的刊物也好、媒体也好,交流平台确实很少。惭愧的讲,我们秘书学专委会其实就没有一个公众号。现在大家在网站上交流的可能性其实很小,许多讨论的问题其实无法传播。当然了一个公众号要维护起来也很难的,要维持它的生命力当然是更难的,需要有材料和内容。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一直在沿袭王守福教授的一个数据,说秘书学专业本科是159所,昨天肖云林校长说已经剩139所了,这个问题就是很大的差距,这个数据从哪来?谁负责这个数据,恐怕我们后两个小时(的理事长办公会)还会认真的研究。秘书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千头万绪,其实无非是4个问题,即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还有日常事务。这些应该是我们从事秘书学研究的基本功,大家自己排一排,看看那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交流的问题非常重要,不管叫互动、叫碰撞、抱团取暖,还是纵横交织,说的都是一个词,就是我们要团结起来,为了我们一个目标,利用好我们这个平台,相互助力,走向光明的未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会议可能就要结束,感谢大家参加会议,感谢会务组对我们的服务,来感谢老前辈一贯的支持。很快就要双节(中秋节、国庆节)了,大家可能把会议作为双节的一个愉快的开始。当然我经常说出来开会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更重要的任务是我们开完会之后,通过沿途欣赏祖国大好山河,激发我们爱国主义热情,然后回去以后好好工作。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