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风雨四十年(代序) 胡鸿杰
上编 纪念专稿
《档案学通讯》十年 赖世鹤 周岸
百期笔谈 王明哲等
档案教育和档案学术研究园地的一枝奇葩——祝贺《档案学通讯》创刊20周年 冯子直
我与吴宝康教授的思想交流 霍振礼
细雨闲花处,杳然天界高——怀念恩师陈兆祦先生 冯惠玲
学术遗产:陈兆祦的档案学教育思想 赵春庄
《档案学通讯》是我的良师益友 李青灵
感恩:我与《档案学通讯》整三十年的文字情缘 蒋卫荣
我与《档案学通讯》 马伏秋
下编 卷首集萃
卷首语 (2000.1,版式以此篇为准,只显示页码,下同)
在继承中创新 (只显示页码,下同)
勤勉治学 严谨求实
弘扬科学精神 倡导科学研究
学不可以已
岁月如斯
寄语新世纪 (2001.1,此部分只显示页码,下同)
简说档案学治学三境
档案学研究应以独立思考为本
档案科学研究需用科学精神
权衡与选择
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特色与共性
治学要自强 (2002.1,此部分只显示页码,下同)
志当存高远
档案学研究也要与时俱进
档案馆的数字化生存
精神的家园
档案学的空间
五十而知天命
一起成长
转换研究视角突破思维定势 (2003.2)
德、识、学、才——档案人的永恒话题
档案学“变”与“通”
批判与创新
信息时代的特别要求
档案学的跨学科发展 (2004.1)
执著的追求
应变、作用与作为
“改造我们的学习”
面向未来的档案学
架起历史与现实间的桥梁
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 (2005.1)
缘分、热情、个性
档案学者应做道德文章的楷模
学习在于积累研究在于创新
爱我家园
信息社会的信息问题
数字时代的档案学 (2006.1)
扩大看档案的角度
师生之谊,悬而不断;念旧之情,老而未衰
越过“巴比通天塔”
档案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知难行易
谋大平台 求大发展 (2007.1)
历史主义:档案学理论与档案管理实践的力量源泉
增强学术自觉推动学术发展
继承与创新
决策中的道和术
真实与学术思维
在不变中应变 (2008.1)
时代呼唤新理论
面临数字化挑战的档案学
中国档案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档案学与历史文献学
努力加强档案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管窥档案场 (2009.1)
档案与文明
档案的大文化视野
档案学人的学术自觉与文化责任
知识管理者:档案工作者角色的重新定位
学术的路径是存同求异 (2010.1)
见树见叶 动笔动心
该干嘛干嘛
激活历史
不可缺失
盛世中国的记忆 (2011.1)
寄语第200期
“规范化”建设随感
还是“藏宝于民”好
学习教育部文件 (2012.1)
顺应民意的决定必将得到人民拥护
第24届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散记
也谈社会记忆
如何开会 (2013.1)
用好资助做好服务
如何提高稿件质量
云端上的宝藏 (2014.1)
你好·2015- (2015.1)
档案学子的担当
谈谈“摘要”和“关键词”
错误与不足是走向真理的阶梯
投稿乱象 (2016.1)
修卷、研学、传承
回顾与升华
逝去的栏目
作者的心态
以科学的名义
档案期刊的生命周期
档案梦 (2018.1)
前一篇:《轻舟万重山(纪念文集)》后记
后一篇:老马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