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轻舟万重山(纪念文集)》后记

(2018-02-19 09:52:32)
标签:

档案学通讯

40周年

纪念文集

分类: 出版

很多很多年之后,如果提起2018年的这个寒假,也许能够使我记住的事情,就是编辑了这部文集。当然,它实际形成的时间应该是十八年或者是四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是几代档案学人心血的凝聚。我不知道档案学界今后是否会有一本百余专家、学者共同供稿的大作,但在此之前应该是绝无仅有(极为罕见)。无论这些作者如今身在何处,重温这些文章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当年执笔时的热忱。无论“学而不厌”还是“诲人不倦”,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为《档案学通讯》杂志倾注了热情,而这种“热情”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这才是办刊人希望看到的。

 

期刊或者叫杂志,在它产生的时候就是一本同仁出版物。是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杂志上发表一些言论、引起一些争鸣而已。随着世事的变迁,杂志们也与时俱进地出现了一些种类和变异。以《档案学通讯》为代表的所谓学术期刊,就是这些变异的一种结果。其中可能包含许多学术,但是很难看到热忱;其中可能存在许多论文,但是很难看到耐人回味的文章。《档案学通讯》的“言论”就是试图对上述“变异”的一种纠正:18年百余篇卷首语证明这一点。而文集的出版就是要向其作者表示敬意,希望这不是深秋那嘹亮的蝉鸣。

 

为了这部文集的编辑和出版,中国知网的滕子赫先生、《档案学通讯》杂志社张全海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研究生杨光和马伏秋、山东画报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衷心地希望《档案学通讯》杂志越办越好,为繁荣我国档案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