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鸿杰
胡鸿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68
  • 关注人气:2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塑像

(2011-01-16 10:27:54)
标签:

塑像

中华传统文化

gb2312

我与地坛

地坛公园

在近来媒体关注的事情中,有一些似乎与塑像有关。作为一种雕塑艺术的结果,塑像除了其艺术价值以外,就是所谓的社会价值了。在我看来,这种“所谓的社会价值”无非是让老百姓见到这些塑像后不要忘掉一些事情,如被塑像者曾经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对社会的贡献等,很少有人会通过塑像这种方式让人们增加仇恨的。因此,制作塑像应该算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事情。

20101231日,作家史铁生不幸去世。在他留给人间的优秀作品中,有一篇叫做《我与地坛》的文章,其中记录了作家与地坛在灵与肉、精神与物质之间的不寻常关系。有鉴于此,大家在缅怀和追思史铁生的时候,希望能够在地坛为他塑一尊像。倡议代表、《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说,促使他牵头做这件事:“首先,史铁生是公认的伟大作家,我们要表示对他的尊重,需要一种实体的纪念形式,比如做一尊雕像来留存后世。第二,史铁生的代表作是《我与地坛》,对于北京之外的全国人民,至少有很大部分文学爱好者,正是通过这篇文章了解了地坛。可以说地坛与史铁生,在许多人心目中是密不可分的。”有人则以201010月龙潭公园落成“时传祥纪念馆”并建立时传祥铜像为例,希望能够“前面有车后有面辙”,而地坛公园的管理方并没有对此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其实,这可能与许多人不真正了解地坛有关,地坛公园是一座皇家园林,从保护其完整性来说,它不一定适宜在里面存放骨灰和安放雕像。

就在人们为作家史铁生能否建一座雕像“落户”地坛公园而热议未果的时候,另外一个没有经过热议却有了结果的塑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2011111日,总高9.5米的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亮相。据说孔子塑像创作者吴为山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雕塑家,他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立孔子像远非塑像的意义,更在于立碑。……孔子的概念已超越作为古人的孔子,它是跨时空的精神坐标,当是一座文化泰山。”有媒体称,这是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更有人认为,也许过若干年之后,人们蓦然回首,发现孔子雕像的耸立,是中国当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情,绝非只是“文化新地标”几个字可以概括得了的。当然也有人指出,不是什么人物都可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更不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人物就能够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东侧、长安街上,遥望对面6米高的毛主席画像……不知道什么原因,只要有人说到孔子塑像,我就不由得想起人大校园里的那尊——虽然塑像背依有文化积淀的图书馆,可是却常年笑容可掬地面对着一座大楼的卫生间。与长安街边上的那一尊相比,命运真是太不一样了!

总之,从上面不同 “塑像”的命运上看,塑像的立与不立至少和人们是否“热议”没有直接的关系,更与大多数人的期待位置没有什么关系。与其如此期待没有结果的东西,倒不如将塑像放在最容易被期待的地方,比如人们的心里——那里才是塑像既容易树立又不存在争议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手稿
后一篇:新年畅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