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定稿(二)
(2010-11-21 10:17:19)
标签:
gb2312标题党学术论文信息资源楷体教育 |
分类: 学术 |
平心而论,包括档案学论文写作在内的任何学术研究都不能离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但是,如果一定要将这些“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反映在论文的题目上以显示研究的与时俱进似乎过于牵强,也完全没有必要。比如,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如果按照“基于×××视角下的×××——以×××为例”进行修改,一定显得非常滑稽。从这个意义上讲,凡是经典文献(当然包括学术论文),都毫无例外的是以内容优异见长的。至于这些经典文献的题目则大多比较简单和朴素,这样的好处是减少了读者对于题目的过度关注和纠缠,直接进入正文,用内容表达作者的真正意图。
相对于一些经典文献而言,反倒是那些不太讲究内容的文章特别关注自己的题目,这种情况发生最多的地方是报纸杂志、新闻媒体等广义信息资源领域。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实现文化快餐的目的,时下社会上流行的“标题党”就是这种做法的集大成者。不过这些挑战人们眼球的文章看得多了以后,大家就会产生一种共识,即这些文章也就是标题还可以读一下——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了——这些文章没有什么内容。说得再难听一些,就像某种动物的排泄物,只是表面光鲜而已。
当然,在档案学术论文中所出现的如赵师指出的问题,还不能与“广义信息资源领域”的“标题党”简单类比,毕竟我们的教学、科研单位还没有完全堕落到街头八卦小报的地步,我们的教师、学者也还没有将自己的职业划归狗仔队的范畴,大家还有一些作为特定物种的尊严需要维护。那么,大家就要十分小心地让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那些我们所不齿的“八卦小报”和“狗仔队员”,让我们所写的文章重新回到重视内容而不仅仅装饰标题的经典轨道上来。因为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那些仅仅在文章标题上动了一些脑筋、文章内容里还是“陈词滥调”的作品,恐怕很难对得起读者、历史甚至是作者的良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