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档案管理视角下个人信用信息有效性保障研究》•序

(2010-09-18 10:28:48)
标签:

刘新安

北京

档案管理

个人信用

有效性

文化

分类: 出版

几年前天津师范大学的刘新安教授让我与他搭帮申报一个项目,由于在申报手续上需要中国人民大学对我验明正身,所以就派了两位他的硕士研究生到北京找我。事情的结果大家不用费太多心思也可以猜到,那就是同我参与申报的大部分项目一样泥牛入海没有了声息,可是我却从此认识了刘新安教授的两位学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其中的一位日后还成为了我的学生,她就是本书的作者冯湘君博士。

如果有人发一个问卷,让大家填一填当今社会最缺失的是什么?我想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信用”;如果再让大家说一说最需要的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诚信”——恐怕就连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不要撒谎,欺骗别人是不对的。有句老话说得好,那就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什么惦记什么。既然现在我们大家都惦记着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都在期盼着公平合理的未来,那么是否多少也应该为自己理想做点什么呢?

其实当我刚刚萌发了上述想法的时候,那些头脑灵光的人已经在大讲特讲信用问题了。尽管大家对那些口若悬河的“公共知识分子”表示怀疑,但是却不能不认为他们的议论特别是关于诚实信用的言论多少有些道理。然而,不知道人们有没有想过,包括自己一瞬间的闪念,社会上会出现一本书、一本由一位大家几乎没有听说过的档案学者写的有关信用问题的书?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自己没有想过的事情不但已经出现了,而且就摆在你的面前。

这本叫做《档案管理视角下个人信用信息有效性保障研究》的书共分五章。作者总体的研究思路表现为,首先从信用信息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出发,揭示信用信息有效性的实质意涵和基本要素,提出信用信息有效性的保障途径。然后重点分析档案管理的核心思想——历史主义与过程管理,在保证信息凭证价值和信息管理高效率上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原则、程序和方法,从而论证信用信息有效性保障途径的合理性。最后借鉴档案管理核心思想及其保障信息凭证价值与信息管理高效率的具体原则、程序和方法,构建起个人信用信息有效性的保障体系。

我个人以为,本书的一个没有落入俗套的地方在于,充分挖掘了档案管理核心思想的实践功能,深化了对档案管理本质的认识。在宏观层面,分析了历史主义与过程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在微观层面,分析、归纳了两者在保障信息凭证价值与信息管理高效率上的具体原则、方法与模式。并且合理地移植了档案管理理论,借鉴历史主义和过程管理思想,具体阐述了个人信用信息有效性的保障途径,既比较完整地构建起个人信用信息有效性的保障体系,又为档案管理理论的输出进行了有意的尝试。

如果在若干年之后,人们在总结各种社会诚实信用理论学说的时候还能提起档案学者做出的贡献,那么一定会听到来自遥远天际的笑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