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主体认识视角的当代中国档案学术研究》•序

(2010-09-16 10:19:41)
标签:

任越

中国

学术研究

档案学

gb2312

文化

分类: 出版

任何学术研究都是其主体的认识过程,因此离开了对学术主体的研究,大家将无法真正理解所谓学术、学问、学科或者理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果人们将档案学看作一门学科的话,它当然也不能属于例外。比如,大家无法预想档案学的开拓者们提出电子文件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论断,就像大家无法想象诸葛亮建设过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样——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的学人都是在特定时空、基于特定主体认知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研究成果不可能超出其自身的“认识视角”。

既然大家可以将包括档案学在内的研究看作人的思维和认识过程,那么任越博士的《基于主体认识视角的当代中国档案学术研究》就会成为顺理成章的结果。在任越博士看来,“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档案学术研究活动是主体在对档案及其现象这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下产物的认识,它本身包含着对于主体思想和一定思想支配下的行为与活动的认识,是一种基于社会总体的自我认识,从而也是一种反思性认识……因此档案学术研究的对象与其说是对档案及其现象的研究,不如说是对其背后主体性因素的研究。”

从这部专著的写作思路上看,任越博士首先以学术研究在认识活动中的阶段性为基础,根据学术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揭示出学术研究的本质其实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理性的认识行为;然后总结和归纳了中国档案学术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发展轨迹,从价值取向、心理特征、学术伦理、学术认同等方面去思考存在于当前中国档案学术研究过程中的非理性、不合理性的行为表现,进而提出当前中国档案学术研究主体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在此基础上,任越博士以中国档案学术研究的理性回归为主题,从学术研究主体的学术价值取向、学术伦理体系和情感因素等三个方面,指出了保证中国档案学术研究合理性、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作者在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前,曾经在黑龙江大学长期师从倪丽娟和陈辉教授,对于哲学认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多年的研修。从他的专著中可以感觉到,作者秉承了我国档案学界老一辈学者用哲学观点研究档案学的传统和主张,力图从哲学的高度解决一些长期困扰档案学的基本问题。后生可畏,精神可嘉,持之以恒,我国的档案学术研究又何尝没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呢?

当我们同一些伟人一起仰望星空的时候,请大家千万不要忘记在自己立足的大地上还有另外一些如任越博士那样的耕耘者,正是在他们的身上承载一个学科的未来和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