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鸿杰
胡鸿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68
  • 关注人气:2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日断想(三)

(2010-07-21 10:14:06)
标签:

资格

拥有者

上司

选民

搭车人

教育

分类: 学术

作为谋事的先决条件,管理者必须具备管理的资格。我国素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其实,所谓“学而优则仕”就是一个获取权力、从管理的研究者转变为管理的拥有者的过程,这也意味着从管理的一个境界“上升”到了另外一个境界。在人们生活过的世界上,“学而优则仕”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可以通过血缘关系获得“管理的资格”,可以通过“上天”旨意获得“管理的资格”,可以通过上司或者“伯乐”赏识获得“管理的资格”,当然也可以通过选举获得“管理的资格”。但是,不论获得“管理的资格”的方式和途径千差万别,都不能改变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权力的获取与行使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管理的资格”是上帝给的,你一定会为上帝负责;如果你的“管理的资格”是上司给的,你一定会为上司负责;你的“管理的资格”是选民给的,你一定会为选民负责……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听到这样一些抱怨,称某些具有“管理的资格”的人士并不为大家“办事”。其实分辨这个问题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看这位“管理资格”的拥有者的权力是从什么地方获得的。从主观上来讲,“管理的资格”拥有者一定是会为使其拥有了权力的群体或者个体“办事”;从客观上看,“管理的资格”拥有者所办之事也许会使其他“搭车人”受益,但这并不是正常的情况。大家不妨设想一下,美国的公务员每天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概率有多大?咱家的牧羊犬为邻居看门的可能性有多大?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作为管理的“另外一个境界”——谋事要比“治学”复杂得多。它除了包括管理自身的一些要素和程序以外,更多的是有关“管理资格”的问题,而“管理的资格”又与获得这种资格存在很大的关联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管理资格”的获得决定了“管理资格”的行使。

谋事较之于治学的另外一个“难点”就是它的“现场感”——这时的管理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付诸实践、与管理主体自身的利益相关联。比如,先生可以在课堂给学生讲授图书的选题有N种方法,甚至可以评价以往的选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是如果让他老人家压上自己的积蓄去“管理”一个他所推崇的选题,他未必敢于操作。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管理往往是要依靠经验的,它与可以在课堂上讲授的哲学、文学和历史故事根本不是一回事。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管理经历和经验的话,就不可能“把想法变为现实,让现实产生效益,从效益中得到生存”;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管理经历和经验而却希望让别人认为自己具有“管理经历和经验”的话,他一定存在道德缺陷——误人子弟,无疑于谋财害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