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京
(2010-05-12 10:02:13)
标签:
档案文献戏园子蛮夷鸡窝杭州杂谈 |
分类: 学术 |
今天下午我就要离开北京,经杭州去上海参加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编前会议。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行程,是因为一些“实属无奈”的考虑——
首先,当然是为了省钱。尽管我们的领导已经几乎个个肥头大耳且也没有像白庙乡那样“裸露”帐目,但是大家心里还是清楚的——学校真的在进行“学术活动”的时候缺钱。具体到档案文献编纂学精品教材的预算费用,据说2008年度的类似科目还没有落实,我们这个“2009年的”就更没有着落了。恰好杭州一家培训机构请我去那边聊聊,取道杭州去上海至少可以为我们的会议节约下一笔不小的费用。如果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考虑问题,这种选择应该是必须的。
其次,还是为了“凑人”。中国人民大学这个档案学的“母鸡”虽然还可以在自我感觉中体现,可以在一些“别有用心”之徒的忽悠中传播,但是细心的人都会发现——鸡窝里恐怕只剩下“一地鸡毛”了。就拿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研究者来说,除去离世和退休的大师,我们这个地界也就仅存一些与“鸡毛”属于同宗的“凤毛”了。如果要拉出队伍、形成团队,就只能去那个几百年前从不被京城看中的“小渔村”了——那里已经今非昔比,不但成为了世界大都市,而且在档案学方面也聚拢了相当的人气。
最后,也不排除“辟邪”。有的时候,所谓的首善之区同时也是各种“气流”频繁作用的地方,其中不乏来自西洋或者蛮夷“邪气”。在这种氛围中,大家要么心猿意马,要么魂飞魄散,无法气定神闲地进行“学术研究”。在一个“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准戏园子里,要想坐下来思考一些问题实属不易。与其在这里锻炼意志品质,倒不如仿照政府曾经号召的那样“珍爱生命,远离××”——到一个相对“学术清净”的地方,思考一下我们学科的前世今生。
如果大家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在会议之余从一个“微缩”的场所看到世界各处的风景,体会一下万邦来朝的气氛,进一步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那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