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权低能”
(2010-03-06 10:58:39)
标签:
强权公权力执政能力智商猫猫杂谈 |
分类: 学术 |
近一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公共管理”事件,比如“躲猫猫”和“喝水死”等。这些“公共管理”事件除了带给我们“网络风暴”外,还为每一个智力健全的人提供了难得的思考空间。在众多被人们热议的话题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一些小学生都可以一眼识破的“猫腻”,我们的一些公权力部门却屡试不爽?会不会真的像一些网友所说的那样,这些“公权力部门”的人员“脑子统统坏掉了”?
按照我国现行的有关规定,在国家“公权力部门”的人员是应该经过严格的“国考”和面试程序才被“公权力部门”录用的;在此之后,这些“公权力部门”的人员还会经历定期的业绩考核。虽然目前还没有听说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智力测验”,但经过了上述“入口”和“过程”管理之后的人员,智商应该不至于太低。这样一来,从这些“智商应该不至于太低”的人嘴里说出类似“躲猫猫”和“喝水死”的低幼言论,仿佛根本无法解释。
在我看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强权低能”。也就是说,是“强权”导致了“低能”。长期生活在不受监督的、具有“强权”部门的人员,他们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如何获得、维护和“消费”自己手中的权力;只要“强权”稳固,其他方面的问题在他们看来都应该不是问题,即便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也同样可以用手中的“强权”将其“摆平”。因此,“强权”部门的人员实际上并不太注重“执政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往往是手中的“强权”越大就越不注重“执政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这样一来二去、滴水穿石,“强权”部门人员的“执政能力”就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低和退化,长此以往,他们的“智商”也会随着“执政能力”的降低而降低。如果从出现“躲猫猫”和“喝水死”等“表面现象”上观察,他们“智商”下降的幅度与“执政能力”降低的幅度之比,应该呈现出负几何级数的关系(有关数据目前正在统计分析中)。如果计算模型科学,运算过程准确,那么,我国再次出现“躲猫猫”和“喝水死”等事件的概率应该大于等于零、小于等于一。
我准备以此“科研成果”去冲击明年的诺贝尔XX奖,并期待着在那里升国旗、奏国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