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学新说(三)

(2010-01-05 10:17:18)
标签:

新说

空城

羊头狗肉

学科

档案文献

文化

分类: 学术

按照“有关部门下达文书”中的说法,我们将要新编的“Z学”被定义为“精品”。在我看来,“精品”应该在诸多方面区别于其他的非“精品”;不然的话,岂不是又一宗“羊头狗肉”的买卖?为此,参与“精品”项目的人员必须与非“精品”人员在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比如这些“精品”人员应该熟悉“Z学”的历史沿革和学科体系,应该有一定的包括教学、“科研”在内的从业经历。特别重要的是,这些“精品”人员最好应该具有参与实际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经验和经历,这样才便于他们在描述“编纂工作流程”的时候有的放矢,至少不会说一些“外行话”,进而成为业内人士的又一个笑柄。

在项目管理中,项目团队的组成是严格按照“经过认真论证”后的项目需求进行“物色”的。如果我们将要新编的“Z学”属于“重点项目”的话,那么按照需求物色人员就成为项目负责人责无旁贷的首要任务。因此,当这个“Z学”项目像天上的馅饼砸在我头上以后,我几乎每天都在想着一件事,那就是符合“Z学”项目的“人才”真的存在吗?从理论上讲,这些“人才”是当然地存在着的——因为这门学科已经存活了几十年,这门学科所对应的活动已经存活了“说不清”成百还是上千年;按照吴承恩老先生在《西游记》所阐释的“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的道理,在“Z学”这个行当里应该人才济济才对。可是,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到了我做“项目”且“求才若渴”的时候,这些“理论上”曾经存在过的“人才”多数已经转化为了“暗物质”,已经不是当年玄德老兄“三顾茅庐”便可以求得的东西。

也许这并不是“Z学”独有的尴尬,而是我们这个学科的普遍现实——虽然大胆妄为的诸葛孔明在城墙之上色厉内荏地唱着:“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但是看官们都知道,他的身后不过是一座空城。实际上,一个人在空城上吓退司马懿并不难,难的是他胆敢在那里虚张声势地存活一辈子而不被人看穿,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