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和就业
(2009-11-24 10:34:43)
标签:
就业大学教育麦加朝圣智力成果知识分子教育 |
分类: 教育 |
随着专业主管机关一声令下,开禁的“大学生校园招聘活动”已于几天前拉开了序幕。大家又可以“欣赏”到那如同麦加朝圣般的人潮在各个招聘会场涌动——这意味着又有一批“天之骄子”将要毕业,“虎落平川”地融入到就业大军中去。
凡是上学的人不论时间长短都会毕业,毕业就是“上学者”所修学业的完成。这本来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时间点”或者“里程碑”,没有任何过度阐释的必要——就同大家今天早晨吃过早餐的那个时间点一样,它仅仅说明你已经完成了一顿果腹的活动。如果上推二十多年,“具体到”恢复高考后前几届大学生毕业的时候,他们或许会被“供不应求”的场面搞得不知自己姓甚名谁,至少不可能出现“麦加朝圣般”地赶往招聘会的情况。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如果当时有一丝的“惋惜”的话,可能是“惋惜”自己没有早点“毕业和就业”。
几十年的时光过去了。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大家在不经意之间猛然发现“星星”已经不是那个“星星”,“月亮”再也不是那个“月亮”——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急转直下”。个中原因早已经像一些影视明星的脑门一样,被一些“公共知识分子”踩得寸草不长,我等闲散人员除了“享受”他们的“智力成果”,似乎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但是,在“公共知识分子”的高谈阔论之外,作为一名以前的学生、现在的教师和学生的家长,还是有一些不得不说的“浅见”——
作为一名往届毕业生所享受的时光,上文已经充分表明,我不想再重复了。而作为一名“现在ing”“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的主要问题无非是“现在的大学教育究竟为了什么”和“大学教育究竟为学生就业有哪些帮助”两个方面。长话短说,对于前一个问题,如果从抽象意义上来讲足足可以写上几篇博士论文和国家级项目的结题报告,但是就这些论文和报告的内容而言绝不会比那些“公共知识分子”的“智力成果”高明多少;如果从具体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学教育究竟为了什么”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问题”,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解”——套用鲁迅先生的行文方式,也可以这样表述“现在的大学教育究竟为了什么呢?国家和政府从中看到……,平民百姓从中看到……,……,……。”其实“从中看到”的不等于“就是”,如此一说却的确相当于没说——“现在的大学教育”仍然是“现在的大学教育”。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觉得“就业”不过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并取得报酬的过程”。从经验层面上看,“现在的大学教育”不太可能给学生就业直接的帮助——因为“现在的大学教育”强调的是“素质”,“就业”强调的是“经验”和“技能”——虽然从理论上讲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关系,但是在特定的时空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此,我一直对我儿子讲,在学校就是要把“该学的”学好,保证能够毕业;毕业后去就业,则一切从头开始——尽量减少用于抱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