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拒绝书评

(2009-11-22 10:48:48)
标签:

学界

书评

老前辈

刊物

僧面

前两天收到一位学界老前辈的邮件,说打算为我们刊物写一篇书评。这事要是放在过去,像他这样的“大腕”客气的话打个招呼告诉你“投稿”,不客气的话就该直接告诉你准备放在哪一期甚至什么位置了,但是,现在已经“俱往矣”……。因此,我毫不犹豫且非常客气地告诉他,我们的刊物不登书评。

其实,我也非常希望“照顾”学界老前辈的“面子”——都那么大岁数了,好不容易跟你张一回嘴,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吧。然而,作为刊物编辑的我更需要“照顾”我们刊物自己的“面子”——最大限度地保证文章的质量。我倒不是说那位学界老前辈的文章没有质量——他的文章几十年来一直是我们学界的一面旗帜,而是说他这次将要写的文章不会有什么质量。也就是说,在我们学界文章中的“书评”几乎是一个“死结”。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我们学界没有多少值得评论的“书”。虽然近十几年来我们学界也真的出版了不少书,但是那都是就出版物的形式和数量而言——就拿自己来说吧,在已经出的十几本书当中大多数不过是一些“教材”,说白了就是“讲义”的公开版——徒有出版物之表,缺乏知识原创的内容。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从根本上说教材的功能在于传播而非“创造”。作为传播的教材,只需要将一些“面上”的东西“说明”清楚即可,是一种“全面的肤浅”。面对这样的对象,评论者一定会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况,写一些关于“说明”的“说明”,在我看来无疑于自毁前程。

其次,在我们学界没有多少真正的“书评”。我们学界图书的整体质量,决定了我们学界所谓“书评”质量。换句话说,是因为没有高质量的图书,所以就没有高质量的书评。对于评论者而言,无论是对书的褒扬还是对书的贬斥,都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这些先期的“功课”,写出一些“水货”在所难免,而我们编辑的基本职责就是要尽量减少“水货”在自己刊物上出现。在我看到的那些我们学界“发表”或者“没有发表”的“书评”中,基本上是以“表扬和自我表扬”为主的,甚至不乏“胡吹乱捧”之作。这样的“书评”除了自娱自乐之外,就是可能遭到其他同行的鄙视。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要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遵照他老人家的指示,我刊“拒绝书评”,就是为了“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犬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