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理力争”
(2009-10-15 15:35:52)
标签:
旧报纸小贩界限废品力争杂谈 |
分类: 人性 |
有一次到一个单位去办事,正巧遇到这个单位在清理一些旧报纸。本来收废品的小贩打算给10元钱将这些旧报纸“论堆”拉走,不料这个单位的领导正好经过这里。这位领导显然觉得10元钱太少,就与小贩理论了一些“旧报纸”的“目的、意义”以及有待开发的“价值”等等。小贩听后淡淡一笑,说既然你们不愿意“论堆”,那就按照市价称一称重量吧——结果,这堆旧报纸在经过领导“据理力争”之后,只卖了7.50元。
如果单纯从价钱上计算,大家可以认为这位领导的“据理力争”不但没有使旧报纸“升值”,还赔上了许多“隐性的知识”。可回过头来想一想,也许这2.50元就是这位领导“据理力争”的价值:它可能会告诫这位领导及其同僚,社会有时候并不都在他们的“管辖”之下;如果出了他们的“辖区”,许多原来在“辖区”内“有理”的东西就会变得不那么有理,甚至还有可能给自己的“辖区”直接带来经济损失。在权与理之间,有的时候可能是有界限的;如果自己还不明白这个“界限”,那么这个“界限”就会让你付出代价。
对于我们这些平头百姓,除了可以欣赏领导的“价值”之外,还可以从中了解一些生活的常态。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问题不是因为“据理”就可以“力争”的——往往有这种情况,一件看似“有理”的事情经过那么“一争”,反倒变成了“鸡肋”;在对方没有体会到“有理”的“时候”,“力争”可能会适得其反;“力争”在更多的情况下可能不在于一种“气势”,而在于“火候”。当然,其中还包含着对于什么是“有理”的界定和认知。
不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情的体会如何,至少对于我来说,下次卖废品的时候,不论是“论堆”还是“论斤”都会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