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
(2009-10-06 16:01:01)
标签:
电视红领巾中国少年先锋队老哥窦文涛 |
分类: 人性 |
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曾经说过,他不太适合播报新闻,否则观众将会以为电视台的新闻不是真的。窦文涛先生不愧为凤凰卫视的“名嘴”,不仅才艺双全,还从骨子里透着那么一丝诚信。也许大家会很不以为然,觉得这应该是电视传媒从业人员的底线——言外之意,如果连这点儿本分都没有,就不要吃主持人这碗饭了。其实,我何尝不想认同大家的想法,何尝不想省心省力地相信电视主持人的“主张”?可是,却偏偏有这样一些“名嘴”“名言”让我不得不有所警惕——
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央视四套做了一档“怀旧”节目。我发现的时候,正是那位会唱歌的农民老哥马长福主持和串播那档节目的“农村篇”,觉得有点味道,就隔三差五地看了下去。谁料想没过几天,“农村篇”就换成了“情感篇”,农民老哥也被“百家讲坛”的当红女星顶了岗。想想也对,“百家讲坛”的当红女星应该比我们的农民老哥“情感”更细腻一些,主持和串播“情感篇”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于是,怀着对农民老哥“开创节目”的眷恋,怀着对当红女星敬仰,我就跟着他们“怀旧”了下去。
可能是出于职业的习惯,我比较注意一些语言的“细节”,特别是对于那些明星大腕“口吐”的“莲花”。一日,那位“百家讲坛”的当红女星为了证明她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与当今的价值取向是多么的不同,举了一个“言传身教”的例子——大意是,“在我的那个年代,最大的惩罚莫过于老师叫你把红领巾摘下来”。我的确生活在她所说的那个年代,红领巾作为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如果老师叫我把红领巾摘下来,就一定说明我犯下比陈冠希更加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至少暂时不配带着红领巾招摇过市——这应该是一种天大的惩罚,其结果可能有二:要么痛改前非,要么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
还是得承认人家是“当红女星”,连我等顽劣之徒都“被信服”得一塌糊涂。但是,当我从少有的“感动”中平静下来、转过头一想,她的话里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不诚信”前提,那就是“她真的带过红领巾吗?”出于对央视和当红女星的尊重,我特地查了一下有关资料,结果证实了我的怀疑——
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1955年,举行第三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团中央提出了“让更多的孩子戴上红领巾”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少先队组织的名字、标志被取消,代之以“批判走资派”为目标的“红小兵”组织;1978年10月,团十大宣布了党中央关于我国少年儿童组织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名称的决定,中国少年先锋队重建。而我们所敬仰的那位当红女星出生于1965年。也就是说,如果她6岁上小学的话,国内已经没有了“红领巾”组织;如果她有幸加入“红小兵”,则只能佩带袖章;到了1978年底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时候,以“当红女星”的聪明才智,我想她应该上初中二年级了吧!按照有关规定,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应该“退队”了。如果改革开放的步伐再快一些,有些女孩是不是会带上“红领带”我也说不好,但那毕竟不是红领巾。
历史没有“如果”,历史讲究“诚信”,历史也决不会像讲授“子见南子”那样任人调侃。在历史的舞台上,不论你农民老哥还是“当红女星”,不论你是央视“名嘴”还是平民百姓,你只能用诚实去赢得他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