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版前言”

(2009-10-03 10:02:36)
标签:

前言

马克思列宁主义

出版单位

毛泽东同志

中国

我的一本学术作品可能就要修订再版了,这使我不由得想起史上最“牛”的“再版前言”——“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虽然都是“再版”,但是无论是学科内容还是学科作者都无法达到上述“再版前言”所包括的水平。因此,这个“再版前言”的史上最“牛”地位,我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人也无法撼动的。

还是从天上回到地下吧——我的那本书之所以要再版,除了出版方的原因之外,主要是由于过去的那个版本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明明是以博士论文为基本内容的图书,却因为种种“行政”方面的原因,必须使用另外一个“去博士化”丛书名目;明明是堂堂正正的学术作品,却非要弄得像非法出版物一样“身份可疑”;明明是比较正规的出版单位,却将图书做的不伦不类……说句心里话,当初如果不是因为有许多兄弟姐妹需要通过这种合法的“非法”途径出版丛书的话,我早就与那个出版单位说再见了。当然,我也希望通过图书的再版,还自己一个“清白”。

既然是“修订再版”,就一定会变更图书的一些内容。但是,大家尽管可以放心,我一贯主张的“三个事件、两个命题和一种情结”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公元一九三五年,它对于今天的档案学者而言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件,因为它标志着一门学科——中国档案学的诞生。公元一九五二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自己创办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里开设了以档案学的教育和研究为基本内容的专业。公元一九七八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此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替换)。在其后三十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中,档案学与其说是我的专业,倒不如说是我挥之不去的情结——它占居了我许多工作和思考的空间。这就促使我不得不去考虑这样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档案学究竟给我、我们乃至社会带来了什么?我、我们将会为中国档案学的发展和变化做些什么?

当然,作为一种俗套,我必须在这里——也就是图书的可能再版之际,感谢我的导师、感谢我的学生、感谢我的读者,以至于像罗雪娟那样感谢所有爱我和恨我的人……

今天恰好是中秋佳节,这使我想起了刚到机关、局长在过中秋时勉励我们年轻人的一句话。他老人家本来是想说“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但是一着急说成了“万里长江总是滚来滚去的”——借他老人家的吉言,我们的图书、大家的日子都在“滚来滚去”!

              

                   网络专用,不得用于纸质图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鞭
后一篇:状告警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