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成果
(2009-09-06 15:40:52)
标签:
盗墓贼马屁精学术大家卖家曲线杂谈 |
分类: 学术 |
前几天,在一个著名讲坛上听到我国的一位“主流”的经济学家讲经济发展规律。根据这位学者的研究,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曲线一般都表现为“U字”或者“倒U字”。运用这个成果,既可以算出哪里的经济已经“触底反弹”,也可以预测哪里的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排头兵”。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对落后的缘故,我对这种可以根据“模型”推算出“规律”和“趋势”的学科和学者非常羡慕。在我们的学科还在计算一张图纸可以收五角钱、三张图纸大约可以创造多少经济效益的时候,人家已经把世界的经济发展“模型”做出来了。看来,真是“人比人得死了,货比货要扔了”、“女怕嫁错郎,男怕投错行”呀!至少不承认差距是不行啦!
然而,仅仅“羡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找到包括上述这位经济学家在内的学术大家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现在学界不是一直“强调”“方法论”吗?授之以鱼,当然不如授之以渔啦!那么,如果以上述的“经济模型”为例,它究竟是应用了什么方法呢?其实,如果大家具备初中数学知识,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发现:所有的曲线都是由“U字”或者“倒U字”组成的,不同曲线的区别仅仅是幅度和频率的差别。因此,只要将一些“经济指标”设定为数值,任何“经济过程”应该并且只能是“U字”或者“倒U字”的组合。剩下的工作就是数据的收集、计算和图形的绘制了。
话已至此,大家可能已经明白目前的一些所谓的“学术成果”的成色了。当然这不能完全怪罪那些“学者”—— “如此成果”之所以可以大行其道、敢于挑战公众的智商,并且受到“热捧”,主要是因为这些“成果”具有它们的市场和卖家。就像大家所厌恶的“盗墓贼”和“马屁精”一样,他们的生存主要是因为有他们赖以生存的“市场和卖家”,而不是有谁天生就是“盗墓贼”和“马屁精”的——“时势造英雄”恐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非常遗憾的是,大家也许自觉和不自觉地成为了他们的“卖家”和“市场”,成为了自己所厌恶对象赖以生存的“时势”。这个悲剧正在发生,难道我们还不曾有所察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