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一序

(2009-07-21 09:08:01)
标签:

声像

档案管理

细微末节

高龄

北京

分类: 出版

北京近日热得让人心烦。当然,比“热”还烦的就是为朋友的书写序了——

我与老W认识多年,对于他的学术造诣和进取精神,我丝毫不感到怀疑。如果有人说老W又发表了什么论文我也一点不觉得震惊。但是,当我拿到《声像档案管理概论》书稿的时候,确实感到了一些意外。

意外之一是像老W这样的档案学大家,竟然关心如此这般的“细微末节”问题。在我国档案学的“版图”中,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应用技术,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些蔚为大观的成果中,有关声像档案管理的内容却非常鲜见,甚至可以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也很难落入档案学大家的“法眼”。从这个意义上讲,由老W领衔的声像档案管理研究就显得弥足珍贵。如果可以从此作为开端,能够吸引我国的一些档案学大家来关注和研究档案管理中的一些“细微末节”问题,那么,一定会给我国的档案管理实践,甚至是基础理论研究带来质的变化。

意外之二是像老W这样的档案学“高龄作者”,在归隐山林若干年之后又重现江湖。在我印象里,从我国档案学的媒体上看到老W的大名,可能已经是十年或者是十五年之前的事情了。那是一个值得我国档案学人怀念的年代——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档案学大家,经常在我国档案学的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讨论档案管理中真正存在的问题。但是,随着这一代人的渐渐老去,我国的档案学研究似乎变成了外国档案理论的“传声筒”和其他学科研究的“回收站”。一些文章作者发表了一些恐怕连自己也不明白或者也不愿意多看一眼的文章,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国档案学界多么希望那些与老W一样的档案学“高龄作者”,都能够重现江湖,给人们带来一些光亮。

当然,在意外之余我们更应当关注《声像档案管理概论》本身。作者精心设计了档案新论、声像档案的形成、照片与胶片档案、数字声像档案和声像档案的鉴定与利用等内容,比较完整介绍了声像档案管理的基本过程和有关理论、方法。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与作者一起,体验声像档案管理的快乐,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20097月于酷热中的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与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