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的境界

(2009-02-15 10:52:35)
标签:

境界

蝶恋花

建功立业

从业人员

碧树

分类: 学术

管理需要境界吗?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作为一名管理的“从业人员”,管理的境界至少可以包括治学、谋事和立业三项内容。

提到“治学”,人们很容易想到近代学者王国维的“治学三境”。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以及他那“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的豪言壮语。其实,凡是真正去“治学”的人都知道,钻研“学问”和追索“恋人”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否则,自杀比例最高的一定是中科院的院士了(这可能就是理性的思维与感性的忽悠的主要区别)。至于管理的“治学”内容,恐怕是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心知肚明的东西。如果大家还想更加清楚的了解,那就不妨“百度”一下。

我一直以为,管理的根本出路可能不在于“治学”而在于“谋事”——就是把自己掌握的“管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把想法变成现实、让现实产生效益、从效益中得到生存。为了“谋事”,人们必须分辨的“应知”与“应会”,学会确定目标、选择路径和收获果实。时下市面上流行的所谓“项目管理”,就是“管理”的一种“谋事出口”。

《红楼梦》将我们生活的人世间分为“不为建功立业之人,即系糊口谋衣之辈”——由此可见,仅仅将“管理”归结为“谋事”,在几百年前就被认为是“狭隘”了。当然,大家真的也不必非要去“建功”,而将“谋事”常态化的“立业”还是可以考虑的。尽管我曾经做过一些皮毛的“职业研究”,但是,类似“学”与“事”的整合、“机遇”与“有准备的大脑”,以及“建功立业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等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智商。因此,把这个“猜想”留给发育更加完备的后人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祝大家心想事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哲学
后一篇:职业生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