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藏南,那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2017-12-08 11:36:38)
标签:

转载

分类: 校本课程:中国疆域资料

藏南,说熟悉,这是因为这一片是我们的领土,也是一块充满着心酸的领土。他经历了近代被列强霸占的辛酸,经历过被列强强行掠夺却又无奈的痛楚,也经历了二战后被蚕食的无助,经历了短暂回归却又迅速失去的纠结。说陌生,这块我们的土地并没有被我们控制、利用,那里的山山水水虽然曾经短暂踏入却并未好好地欣赏,如今已被印度非法霸占半个多世纪并逐渐的印度化,那里的人民、那里的城镇对我们很陌生,在地图上我们标注的几乎是一片空白。

 

藏南地区从西往东依次为门隅地区、珞隅地区、察隅地区。

门隅西面(包括莫拉萨丁)与不丹为界,东面与珞瑜已席巴霞曲(西巴霞河,下段称 苏班西里河)为界。达旺是门隅地区的首府。门隅地区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这里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历史上被视为神秘的地方,藏语称“白隅吉莫郡”,意为“隐藏的乐园”。门隅的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最高处可达海拔4000米,而南部海拔高度仅500米左右。北部河谷比较开阔,包括勒布至达旺的广大地区,有娘母曲江、达旺曲江两条河流经此地,是主要农业区,著名的达旺寺就坐落在北部达旺河谷地带。门隅地区可分为东西两块。以达旺西边的静东山为界,西边是达巴、邦钦、勒布,叫西门隅。东门隅有尼玛措三地、淑、绛达、僧格宗、牛玛董、章玛水域、绒囊等,叫做东门隅。该地是我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

藏文史籍《红史》记载,早在松赞干布时代,“南自珞与门……均置于吐蕃统治之下”。吐蕃王朝的疆界就包括门隅地区,门巴族即是吐蕃王朝的属民。13世纪,错那以南的门隅作为西藏的一部分纳入中国版图。17世纪,藏传佛教格鲁派兴起,五世达赖喇嘛在门隅设立宗康(宗本衙门),开始了政教合一的统治。此后,西藏地方政府陆续按照西藏的行政区划制度,把门隅地区划分为32个“错”或“定”(相当于区一级政权)。19世纪,清朝和西藏地方政府在门隅首府达旺建立了全区性行政委员会和“达旺细哲”及非常设行政会议“达旺住哲”,负责处理重大的行政、宗教、边境事务。西藏地方政府每年派专人到门隅地区征收征购大米,并专管盐米等经济贸易。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势力不断侵犯中国西南边疆。1914年英国在西姆拉会议期间,炮制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企图将门隅、珞瑜地区和察隅等9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划归英属印度。1944年英帝国主义武装入侵达旺地区,门巴族、藏族人民共同起来反对,达旺住哲多次向英帝国主义提出抗议,达旺的僧侣、群众在英军营前示威。

门隅 - 历史变迁

        藏文史籍《红史》记载,早在松赞干布时代,“南自珞与门……均置于吐蕃统治之下”。吐蕃王朝的疆界就包括门隅地区,门巴族即是吐蕃王朝的属民。13世纪,错那以南的门隅作为西藏的一部分纳入中国版图。17世纪,藏传佛教格鲁派兴起,五世达赖喇嘛在门隅设立宗康(宗本衙门),开始了政教合一的统治。此后,西藏地方政府陆续按照西藏的行政区划制度,把门隅地区划分为32个“错”或“定”(相当于区一级政权)。19世纪,清朝和西藏地方政府在门隅首府达旺建立了全区性行政委员会和“达旺细哲”及非常设行政会议“达旺住哲”,负责处理重大的行政、宗教、边境事务。西藏地方政府每年派专人到门隅地区征收征购大米,并专管盐米等经济贸易。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势力不断侵犯中国西南边疆。1914年英国在西姆拉会议期间,炮制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企图将门隅、珞瑜地区和察隅等9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划归英属印度。1944年英帝国主义武装入侵达旺地区,门巴族、藏族人民共同起来反对,达旺住哲多次向英帝国主义提出抗议,达旺的僧侣、群众在英军营前示威。门隅、珞渝,作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出口闻名于世,几乎全部为印度所占据,藏南9万领土中,约4万领土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高达2000毫米,气候类似海南,联合国已将其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印度目前正在向适宜开发的地带疯狂地加速移民,疯狂地建设军事设施、机场;疯狂地探矿,据说已探察出了油气资源。

 

 门隅南部包括申隔宗、德让宗和打陇宗,卡门河的支流比琼河、登卡河流经此地。这里夏季炎热潮湿,蚊蚋丛生;冬季无霜冰,最低气温在10℃左右,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印占区河谷地带属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高达2000毫米左右,夏季很少有晴朗无雨的天气。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资源和物产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0%,珍稀动植物众多,原始风貌犹存,生态自成体系,仅高等植物就有3000余种,其中珍稀植物10余类。色彩斑斓的植物王国为各类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天然条件。已发现野生动物数百种,此外还有千余种昆虫。水能资源也很丰富,约有7000万千瓦以上,仅墨脱境内(含有印占区)就占我国水电资源的十分之一。

 

 

 

 

 

 

珞隅介于门隅与察隅之间,西巴霞曲是门隅—珞隅的界河,丹巴曲是珞隅—察隅的界河。

 珞渝地区约6万平方公里,被誉为世界上第二个“亚马逊丛林”,世界上仅存的未被开发的处女地之一。资源丰富,从北到南森林密布。北部多松、柏、桦、杉、青和称巴树。其中称巴树木质坚硬细密,有花纹,略散馨香,是寺院雕刻印经版的绝好原料。南部多经济林木,如樟树、漆树、梧桐、橡胶、茶树、桑树、棕榈等。竹林覆盖全境。果木也十分丰富,如芭蕉、柑桔、核桃及多种时令水果。药材种类也很多,从高海拔地区的雪莲、虫草、三七、天麻、仙鹤草、蛇根草、灵芝、贝母,到低海拔地区的沉香、苦楝、丁香、水杨梅、五味子等都有生长。在这里被列为国家珍稀保护植物的有10余种。热带密林中,大象、虎、豹、熊、犀牛、黑狐、小熊猫、猕猴、獐、鹿、豺等出没无常;孔雀、天鹅、鹦鹉、八哥、野鸡、杜鹃等随处可见。

察隅西边是珞瑜,东面接缅甸,分为上察隅和下察隅,其中下察隅大部分为印度所控制。察隅,藏语意为“人居住地”,“片石谷地”。察隅有着“西藏小江南”之称,与人们对西藏的传统印象不同,这里独特的亚热带气候适宜水稻、芭蕉等亚热带作物、植物的生长。尤为特殊的是,这里居住着与藏文化截然不同的內瞬柯洌煊鐑人文化亦如雪域高原盛开的“芭蕉花”,别具风格。 吐蕃时期这里就有官衙建制。公元1371年帕竹政权的释迦坚赞当政后,宗址(县址)设在科麦。清代设科麦县。民主改革前为西藏噶厦政府所辖,此处设立的桑昂曲宗归朵麦基巧领辖。

 

察隅县伊塔那噶位于我国西藏洛隅地区南部,热带气候,多山麓丘陵和河谷小平原,距离那哈尔那滚仅十公里,海拔仅两三百米,距离多伊木克17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如果加上那哈尔那滚和多伊木克,建成区约十二平方公里左右,为藏南地区第一大城市,阿鲁纳恰尔邦首府,居民多为尼兴部落.

伊塔堡是一座历史城堡,位于伊塔那噶市帕普派尔县的中心,其年代可追溯到14-15世纪,伊塔那噶便是根据它而命名,它是一座形状不规则的城堡,主要用砖建成,砖建筑的总体积为16,200立方米。其东、西、南三面各有三座大门,据说是由毗邻的阿萨姆的阿豪姆王国国王修建。

 

达旺位于我国西藏门隅地区,海拔2800-2900米之间,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六世达赖出生地,城市建于山地缓坡,有著名寺院达旺寺。

 

公元7世界,达旺归入吐蕃管辖,19世纪中叶后.清朝驻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特别授予错那宗和达旺寺以管理门隅地区的实权,在门隅首府达旺,成立“达旺细哲”的全区性行政委员会,负责处理重大的行政、宗教、边境事务。

 

 

 

邦迪拉位于我国西藏门隅地区南部,海拔24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气候,城市建立于山地缓坡上,是一座漂亮的山城。主要的居民是门巴人、舍杜克彭人、阿卡人、米吉人和卡瓦族人.多兰花和“戈姆帕”的佛寺。

 

 

 

色帕位于西藏洛隅地区西南部,卡门河谷,海拔三、四百米左右,热带气候,城市沿卡门河谷而建,自然景色优美。色帕意思是"沼泽地"

 

 

 

泽若(又作济罗),位于我国西藏洛隅地区西南部阿塔那尼高原,海拔1560米,亚热带气候,多丘陵平原,藏南重要粮仓。泽若城市建于丘陵平原间,有机场。

 

 

 

巴昔卡(Pasighat),或译为帕西格,是印度阿鲁纳恰尔邦东桑朗县的行政中心。2001年巴昔卡的人口为21972人。

巴昔卡位于藏南地区,目前为印度所管辖。中国主张拥有巴昔卡的主权,行政区划上属于西藏墨脱县。

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所管辖的区域后,沿河经过约220公里到巴昔卡。在巴昔卡附近,雅鲁藏布江汇入两条主要支流丹龙曲(丹巴江;Dibang)和察隅曲(洛希特河;Lohit)后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并流经阿萨姆平原。

达波里约或位于我国西藏洛隅地区,西巴丹霞曲沿岸,海拔240米,热带气候。城市建于河谷坝子,有机场。有塔金、山美里、阿迪等部落。

 

 

 

都登(Tuting):是乡一级的区域,但在墨脱县群山环境,范围很大,更巴拉山脉以南。都登、葛岭(更仁)的居民,基本上都是我国的门巴族,两处人口共约4000人。

古鲁 老人年青时走南闯北,消息灵通,1950年和1952年时还单程走了十四天,到中印传统边界线的巴昔卡做买卖。他说在1927年以前,墨脱及以南的仰桑河流域都受嘎朗巴管理,在仰桑河的阿米吉多(Zido,从都登过了藤索桥就到了吉多),还设立嘎朗央宗,任命当地的珞巴族首领任宗本,一直管理到巴当等地的珞巴族地区。

  古鲁老人说嘎朗巴,就是波密土王,也就是说,墨脱在波密土王统治期间,今被印度非法占领的仰桑河流域,是受波密土王直接管辖的。

  1927年,西藏地方政府征服了波密土王后,嘎朗央宗的建制取消,改为达岗措,直接归墨脱宗本管理,直到1951年,印军才非法占领达岗措。

 

德让(又作德朗),我国西藏门隅地区南部,,海拔1500米,亚热带气候,为洛隅地区重要交通隘口,该城镇建于河谷坝子。

 

为藏著名度假胜地,著名景点有德让温泉和德让宗古废墟遗址,德让宗建于1831年。

 

 

 

梅楚卡是上珞隅(珞瑜地区)的要地之一,海拔1920米,周围有较大的平地。1962年之前印度就在这里建立了小机场。

 

瓦弄位于察隅县东南,目前为印度控制。距中国实际控制区约20公里。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于11月对瓦弄地区印军发动攻击,并夺回瓦弄地区。

 

 阿尼尼或译作阿提尼是印度东北部伪阿鲁纳恰尔邦的迪邦山谷地区的首府。由于偏僻的地理位置,该镇尚不发达。然而,它仍然有基本的道路和空中交通来与印度其他地区交流。义都米什米部落的人在此地居多。这个小镇完全依赖于附近位于迪邦山谷较低处的主要聚居点罗营来满足大部分的商业需求。

 

 

 

藏南地区重要城市

 

洛隅地区:伊塔那嘎、阿朗、巴昔卡、泽若、色帕、达波热觉、英孔、巴萨尔、梅楚卡、科罗热昂、巴鲁克庞。以及那哈尔那滚、多伊木克、都登、更仁。

 

门隅地区:达旺、邦迪拉、德让、卡拉克塘,以及鲁帕、江、兼则马尼。

 

察隅地区:阿尼尼、瓦弄

 

 

 

印度为了加强对藏南的控制,除了大量移民外,还在藏南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军用机场,除了胜利城和查耶那加尔两“着陆场”外,印方在藏南还拥有伊塔那噶尔(海拔350米)、泽若(海拔1560米)、阿朗(海拔260米)、巴昔卡(海拔160米)、达波热觉(海拔240米)、梅楚卡(海拔1920米)、瓦弄和都登等8个“着陆场”。

  其中设施较完善且长期处于启用状态的是泽若、阿朗、达波热觉和梅楚卡机场。查耶纳伽尔机场是印度在藏南地区建设的最高标准机场,可以起降C-130J运输机。

 

 

 

 

 [转载]藏南,那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达旺县”、“西卡门县”、“东卡门县”、“帕普派尔县”、“库朗库美县”、“下苏班西里县”、“上苏班西里县”、“上迪邦山谷县”、“西桑朗县”、“上桑朗县”十县之全境土地,以及“洛西特县”、“安娇县”“下迪邦山谷县”“东桑朗县”四县之部分土地,为中国方面所主张领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