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向荣: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分封制”

(2017-12-07 18:02:28)
标签: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

“分封制”

分类: 博主教育教学及校本课程集
刘向荣: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分封制”

作者:刘向荣(南京市宁海分校)    来源:两宁两京的博客


        政治制度史是历史的重要内容,学习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内容,与政治制度史有关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个绕不开的主题。中国古代管理国家的地方行政体制有很多,其中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三种体制影响比较大。分封制仅存在于古代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后两者不仅当时影响极大,其影响直到今天我国的地方行政体制。

       综观中国古代社会,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明确有分封制的朝代有四个:西周、秦末汉初(刘邦的分封)、西晋初年和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分封)。

西周时期的分封是不同于另外三个朝代的分封制度的。西周初年的分封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分封,而汉初、西晋初年和明朝初年的分封是封建制度下的分封。具体说,西周实行的是彻底的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全国被分为许多诸侯国,分别由诸侯王统治,他们只需按时向朝觐,交纳贡赋,带兵随周天子作战等即可。而后三个时期的分封是封建社会背景下实行的与郡县制同时并存的分封,此时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以郡县制为主,分封制为辅。举例说,西汉初年实行的是郡县制和分封相结合的制度即郡国并行制,首都长安周围实行郡县制,而偏远地区则实行分封制,封王管理。

西周分封制是一种创新的历史的产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证明它已不适应封建国家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了,毕竟自秦始皇创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来,郡县制才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但为何秦末汉初、西晋初年和明朝初年三个朝代还要实行分封制度?这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来分析,但历史的经验教训难道不起作用吗?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致使地方诸侯王尾大不掉,最终导致“七国之乱”。这再次充分证明昔日的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奇怪的是为何西晋和明初的统治者不吸取汉朝行分封导致“七国之乱”这一沉痛的历史的教训而仍要实行分封制呢?难道历史真陷入了贾谊《过秦论》中所说的那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循环吗?

 2017年12月7日随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