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道德经》各章和结构解读的比较研究(75)
(2017-11-21 09:15:41)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
关于第七十五章
原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王解:民人为什么饥荒?因为在上的人吃掉用掉了太多的赋税,所以就发生了饥荒。民人为什么难以治理?因为在上的人老在那里找事干,所以民人就不听众上头的指挥了。民人为什么轻忽生死?因为上边的人生活得太奢侈富裕了,所以民人对于死的危险也就不在话下了。那些并不特别看重自己的生存生命的人,那些自然而然地生活着的人,其实比特别宝贵看重自己的生存的人更高明。
译英:When rulers take grain so that they may feast, Their people become hungry; When rulers take action to serve their own interests, Their people become rebellious; When rulers take lives so that their own lives are maintained, Their people no longer fear death. When people act without regard for their own lives They overcome those who value only their own lives. 当统治者拿走了谷物使其能够享受盛筵,他们的人民就饥饿了;当统治者为服务于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他们的人民就反叛了;当统治者杀生使其自己的生命得以维持,他们的人民就不再害怕死亡了。当人民不惜冒他们自己生命的危险而行动时,他们就会推翻那些只珍视自己生命的人。
丘曰:王解“老子在这里替老百姓吐了点苦水”,“老子指出,治国方面的一些麻烦,一些政治困局,其实是统治者自己造成的。”英译体现了本章与上章的联系。我觉得本章与上章的联系在于,老子对统治者的“不知知病”提出了第四个警告,就是不要“贵生”。为了自己生活得好,多食税、有为、求生之厚,那是民之饥、民之难治、民之轻死的根源。逐层深入分析,实际上也对上一章不能以杀人立威作了一个补充,统治者“不知知病”的积累,最终会导致民之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