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道德经》各章和结构解读的比较研究(71)

(2017-11-21 09:14:42)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关于第七十一章

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王解:知道自己什么是不知道的,是最上乘的智慧。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则是一种毛病。只有知道自己的毛病,才能消除这种毛病。为什么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呢?因为他们不死不承认自己有毛病。正因为将毛病当毛病,所以就没有毛病了。

译英: Who recognizes his limitations is healthy; Who ignores his limitations is sick. The sage recognizes this sickness as a limitation. And so becomes immune. 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是健康的;无视自己的局限是病态的。圣人把这个毛病作为局限来认识,于是变得有免疫力。

丘曰:王解认为老子讲的不仅是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病与不病的问题,是事物的辩证关系问题,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有所知,自以为无所不知,是无知。到最后说,他又说老子提出了一个学风问题。但是这一章与上下文是什么关系呢?王解与英译都没有说。我着重从这个角度理解。上一章就讲了五个知字(“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因此,这一章似乎是上一章的继续,指出统治者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而自以为知,是一个毛病,需要向圣人学习,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避免这个毛病。通过这个过渡,引出以下各章内容,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所以这一章又是另一部分内容的起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