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道德经》各章和结构解读的比较研究(33)
(2017-11-20 16:15:57)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
关于第三十三章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王解:能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慧智谋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白坦荡的。能够战胜旁人的人是有实力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不可战胜的。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能坚持努力的人才是有志气的。不迷失自我的人才能成就和保持长久。死后而仍然保持着影响与作用的人是真正的长寿。
译英: Who understands the world is learned; Who understands the self is enlightened. Who conquers the world has strength; Who conquers the self has harmony. Who is determined has purpose; Who is contented has wealth. Who defends his home may long endure; Who surrenders his home may long survive it. 理解这个世界的人是有学问的;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征服这个世界的人有力量;征服自己的人得和谐。有目标的人意志坚定;知足的人有富有。保卫自己的家的人可以长期坚持;放弃自家的人可以生活得比它长久。
丘曰:王解主要是就老子的观点发议论,英译似乎所有句子都是正面肯定的语气。但在我看来,这一章的几对判断之间,似乎有递进关系。老子的态度,看来是认为前者不如后者。如果用现代语气来写,前两对判断是“虽然……,但是……”的句式,虽然也肯定“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但更强调“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认为后者比前者高一筹。后两对是否同一句式?“知足者富”似乎与老子的“知足不辱”的观点近似,“强行者有志”似乎与老子“无为”的观点相悖,但也可以理解为在对大道的坚守上,不能知足,要坚持到底。“不失其所者久”好像也是肯定的语气,但也可以理解为不要执着于权位,尽管硬撑着可以呆得久一点,不如放弃权位而流芳百世。如果可以这样理解,这一章就是对“以道佐人主者”自我修养的要求,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控制自己,坚守大道,使自己能够流芳百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