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道德经》各章和结构解读的比较研究(31)
(2017-11-20 16:01:50)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
关于第三十一章
原文: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王解:用兵的事不是什么好事,一般人是厌恶它的,所以有道的人不愿意动武。正人君子平常家居左面是上位,打仗时右面是上位。用兵不是吉祥之举,不是正人君子喜欢的事。不得不用兵了,适可而止也就行了。胜利了也胜不到哪里去。如果一胜利就兴高采烈,那就是热衷于杀人。热衷于杀人的人,可不能让他在夺取江山的事情上成功。喜庆时人要坐在上座,遇到凶事时则坐到下手去。在部队中,偏将军坐上座,上将军坐下座,说明他们是以丧礼来对待处理带兵事宜的。杀人成功,打仗胜利了,应该哭一场,像哭丧一样。
译英:Armies are tools of violence; They cause men to hate and fear. The sage will not join them. His purpose is creation; Their purpose is destruction. Weapons are tools of violence, Not of the sage; He uses them only when there is no choice, And then calmly, and with tact, For he finds no beauty in them. Whoever finds beauty in weapons Delights in the slaughter of men; And who delights in slaughter Cannot content himself with peace. So slaughters must be mourned And conquest celebrated with a funeral. 军队是暴力工具;他们引起人们仇恨和害怕。圣人不会和军队一伙。他的目标是创造;他们的目标是摧毁。武器是暴力的工具,而不是圣人的工具。他只是在不得已时使用他们,而且冷静得体。因为他在其中找不到美感。在武器中找到美感的人在屠杀中得到快感;在屠杀中得到快感的人不可能满足于和平。所以必须为屠杀致哀,以丧礼来庆祝胜利。
丘曰:王解的文字严格地说有些地方不准确,如“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他解作“热衷于杀人的人,可不能让他在夺取江山的事情上成功。”只是一个主观要求,其实老子作的是一个客观判断:“热衷于杀人的人,是不可能称王于天下的。”又如“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讲的是不同场合下的礼仪,应该是“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而不是“喜庆时人要坐在上座,遇到凶事时则坐到下手去。在部队中,偏将军坐上座,上将军坐下座”。而且王解着重于老子对用兵的悲哀和无奈。英译不牵涉礼仪和称王问题,仅指出军队与武器与暴力相关,使用暴力后的心理慰藉。本章是上一章的继续,说明圣人用兵情非得已,因此用兵之后,要用哀悼死者的丧礼来体现圣人的心态,取得民心,才能“得志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