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道德经》各章和结构解读的比较研究(18)

(2017-11-20 15:57:39)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关于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王解:大道被丢弃了,人们各行其是,才会出现仁义道德的提倡彰显。智慧计谋发达了,虚伪和欺骗才会越来越多。六亲不和,才痛感孝子慈父可贵去进行规范教导。国家政治乱了套了,才会闹什么忠呀勇呀的。

译英:When the Way is forgotten Duty and justice appear; Then knowledge and wisdom are born Along with hypocrisy. When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dissolve Then respect and devotion arise; When a nation falls to chaos Then loyalty and patriotism are born.  大道被遗忘了,责任和正义就出现了;知识和智慧是伴随着虚伪一起产生的。当和谐的关系消失了,尊敬和奉献就出现了;当一个国家陷入混乱时,忠诚和爱国心就产生了。

丘曰:王解强调这是老子的警告,内容尖刻,观念惊人,是与社会的价值核心唱反调。英译似乎平和一些。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奈呢?我认为,从总体上看,老子并没有否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因为他认为,善恶标准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不要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强行做事,而要辅助事物按照规律自然生发盛衰。他主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参见第二章)也许老子只是说,这些观念只是治标,提倡大道才是治本?如果这样理解,本章与上一章的关系就比较紧密了。上一章讲如何统治者处理上下关系,要引导下属而不着痕迹。这一章就是表达对当时社会政治伦理提倡的一系列道德观念的看法,指出它们没有抓住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此而带出下一章的观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