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专家讲座之五:教师文化视野下的校本研修设计

(2015-05-26 11:34:47)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专家讲座之五:教师文化视野下的校本研修设计

    主讲人:杨向红(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学特级教师。长期从事有效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颇有造诣)

开场白:来自于玄武区教育科研所,现任教科所副所长。玄武区的办学质量是南京最高的。对有效教学和校本教研有一点研究。

一次经历:入学考试与校长的对话。当时在学校担任副校长,组织第一次期中考试前,校长问考试准备的怎么样了。我说准备好了。他说难度不能太大,初一刚入学,难度大了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我只好组织相关人员重新命题、制卷,连夜印刷,保证第二天考试的顺利进行,结果学生反响很好。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开始研究学科试卷命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我们还重点研究了衔接问题。

一、校本研修的内涵理解。

1、从技术熟练取向到文化生态的取向;

2、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为;

3、从重在研究到重在应用;

4、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修。这是发展的历程。

二、校本研修的目标确定。

1、关键:校本---校情的分析。关于学校发展定位的研讨---发展愿景。依据就是问题化做为主题。要不断调研学校发展愿景,制定每一个阶段发展目标。我们学校的第一阶段目标就是稳定师资队伍。带着问题研讨,以解决问题为主题。

2、校本研修的话语权。全体员工都有话语权。共同倾听、沟通,从而凝聚人心,形成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团队。

   三、校本研修的方案设计。

1、关键:师本---以教师的需要和便利为本。专家理论引领--个体经验交流---同伴专业互助。组织形式、内容和参与对象要做好综合统筹。

2、做到三个结合:上级要求与研修相结合;常规管理与研修相结合;课题管理与研修相结合。这样可以减轻教师心理负担。

3、形式灵活多样,调动教师参与兴趣。

   专家讲座式、沙龙式(学校发展沙龙、骨干教师沙龙等)、研讨式、网络研修式(建立平台,推荐文章,公布话题,谈感受,谈做法)、专题研修式、视屏资料(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名师课堂(骨干教师开放日,一学期一次,放在周三。流程:开放课堂--分组议课--专家提升--反思推广。其它班级放学,开课的班级留下来,后勤人员也参加。重点是强调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使同行教师共同经历了“磨课--实践--反思”的反思设计、改进教学、更新理念、调整行为的过程。可以有效促进教师课堂行为的完善和主流课堂文化的形成。可以向社区开放,向家长开放,向同行开放,向上级开放,分年级开放,大课间全校开放,初三开放的是备课活动。老师的心凝聚了,心气很重要)、主题论坛(课题、论文、读书、班主任)、“课例式”校本研修(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校本研修模式:材料学习(自己编写材料)、课堂观察、微型讲座、论坛交流。两节课时间,每月举行一次。比如作业效率低,教学语言不简练,课堂沉闷,然后梳理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期待是一种教育境界,如何提升课堂效果,如何提升课堂反思力,课堂浪费,教学效益的硬伤是什么。每一期完成后出一期简报)

4、内容选择多元,以课堂问题为主。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是校本研修的永恒课题。新课改的教学观、课堂观、教师观,如何进行课堂观察:教学结构记录,教学活动转换记录,课堂提问记录,课堂反馈记录,结构性语言记录,学生语言记录,学生学习状态记录,移动路线记录,叙事性文字记录。

   教研组“课例式”校本研修:个人反思(明确主题、问题)--材料学习(有针对性的材料)--观课研课(安排本组的教师带着问题授课,录音回放、录像回放)---组织研修---实践提升。

   备课组研修活动:制定备课内容---教材、教师、学情分析--寻求专家支持---组内成员分备---交流研讨完善---确定方案共享。

其它内容的特色研修活动设计:读书节(读书论坛、电子书,更多倡导读人文书)、课题研讨沙龙(微型课题和问题)、智慧论坛(交流与碰撞)等

5、参与对象多元,以分层分类推进为本。要关注教师群体的变化,找出制约师资队伍建设的因素,设计满足个层次各类别教师需要的多元化的校本研修活动规划。借助于名师或有权威的老师。要进行定量分析:年度教师流动率,学历构成,骨干教师变化,各学科教师比例,教师与职员比率等。还要做定性分析:教师地缘构成,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等。

  分类研修:青年教师--新手到成熟:专业成长规划、师徒结对工程、跨校签约培训;骨干教师--成熟到专家:科研专题研修、课例研修、境外高层研修;年长教师--自我发展需要:信息技术(学习新东西)、老教师沙龙(宝贵经验);少数弱师--促进改进教学:跟踪指导与评价、结对帮扶改进(分清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有针对性的帮扶)。还可以继续分类。

   例子:骨干精神研修培训。时间半年,流程是:理论学习--课例实践---专家指导---总结交流(播放录像课片段--自我剖析与阐述---校领导分析点评---与会者交流)。也都是带着问题研修:一名老师语言没有感染力怎么办,板书不好怎么办,课堂效果不好怎么办?跨界交流很好,跨校交流也是提高教师水平的好方法。(人的ABCD,年轻、漂亮、气质、魅力),有潜质也需要通过研修提高。我们的区本研修流程:提出口号(课程推进),组织校长交流(8分钟),评为打分(学校的副校长),发奖。

 例子:写作中的磨文:初稿--改稿--磨稿--成稿      

     《用爱心构建心灵的桥梁》--一篇老师的文章(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给他阳光就灿烂)。杨老师点评:紧扣主题,但开头不吸引人,结尾太理性,第二个孩子事例不典型,用我觉得、我认为太主观,孩子的名字应该用代号,尊重学生隐私,模糊性语言要改掉,文章要流畅,转折衔接不要唐突。题目可以改为:爱---通向孩子心灵的桥梁。

四、校本研修的过程管理。

1、关键:制度---落实为本。完善的制度。

修改制度由老师去修改,改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团队文化形成的过程。

领导部门--校长、书记、教学副校长

执行部门--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

研修主体--全体教师

2、领导部门强调责任意识和引领意识。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执行部门强调规范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有规划方案(目标确立、流程安排、细节落实),有过程材料(静态文字、直观图片、动态录像),有小结反思。服务要做到“三个主动”:主动询问需要,主动提供服务(物质的准备,设施,条件),主动给予激励。

4、参与教师强调开放意识和反思意识。研修的核心价值:是也?非也?碰撞也!碰撞产生智慧。开放的心灵是人格健全的标志之一。要能自由表达,要宽容错误,要求同存异,要汲取他人的智慧充实自己。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美国人1989年就提出了这个观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