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专家讲座之六:学习领导理论 提高办学管理水平

(2015-05-26 11:34:20)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家讲座之六:学习领导理论 提高办学管理水平

              ---以情境领导、技能领导和领导伦理为例

     主讲人:张新平(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带头人,教科院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

     开场白:领导是一个称呼还是有特定内涵的,领导和管理有什么关系,领导和权力有什么关系,领导方式、领导风格都是我们常见的话题。领导要不要技能,要不要学习,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话:局长谁都能做,校长谁都能做,其实并不是这样。

一、领导的内涵及其特殊性

1、领导的字面意思就是引导或明示方向。即引导团体成员向目标的方向迈进,以期达成共同的目标行为。领导基本上是下对上的称呼。但职务比你低,来自于上级机关,你也可能称呼他为领导,因为他代表的是上级。

2、领导是一个个体影响一群个体实现共同目标的一个过程(诺思豪斯)

3、领导是一个过程。领导不是领导者个人特质,他是存在于领导者与追随者间的一种互动行为。互动意味着领导行为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线性的。

4、领导包涵了影响力。没有影响力,就不可能是好领导。

5、领导行为发生在群体中。离开了这个群体,不一定产生领导行为。

6、领导包涵了实现目标。领导存在于共同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7、领导与管理:领导者就是做正确事情的人,管理者是把事情做正确的人(美国管理学家说的)。校长就要思考哪些事情是正确的,哪些事情是不正确的,在没有确定正确的事情之前,必须要考虑好后才能去做。

8、领导是多向影响关系,管理是单向权力关系。领导和追随者在一起工作,创造真正的变化;管理者和追随者合力提供服务。领导的主要任务是产生变化和运动,寻求适应性和建设性的额化,管理的任务是保证任务完成而有秩序。

9、领导的主要活动和管理的主要活动也不同:建立愿景和制定策略--计划和预算;人员匹配、交流---组织和人事;激励和鼓励---控制和解决问题。前者属于领导活动,后者属于管理活动。

10、领导和权力:权力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的能力或潜能。权力与领导相关就是因为权力影响过程;权力是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的一种关系结构,权力增强了领导者影响他人态度、价值观或行为的能力(弗伦奇和雷文学说)。

11、五种权力类型:参照性权力(老师对于学生就有了参照性的权力,尽管老师不是领导;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对于新教师也有参照性权力,尽管这个老师也不是领导)、专家性权力(导游对于我们没有到过的地方的引导、参观,可能比你自己盲目去要好得多,这时候导游就有了专家性权力)、合法性权力(来自于职务,来自于岗位,都是通过上级组织任命的。有权没有责的也有,有责没有权的情况更多。一把手说了算,副职没有权力,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很多矛盾,就会造成该做的事不去做,不该做的事热心去做,效率低下。)、奖赏性权力(物质的、精神的,人是有需要。成功的领导者就是要改变群众的需要,满足群众的需要。“叹无官职被人欺”)、强制性权力。小说《绝对权力》大家都可以看一看,为什么市长还要和书记斗,要把书记拉下马,自己当书记。那个市长说,只有成为书记才能成为自己,也就是说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4个副校长加起来不如一个校长的权力大,这是必须改变的。之所以有人对权力顶礼膜拜,还与经济有关。权力和经济密不可分。要学一点马克思哲学,学一点马克思主义。淡化权力与金钱的关系,把权力用于服务,真正认识权力的内涵。

(插话:对叶诗文成绩的质疑,是不对的,也是别有用心的。但叶诗文应对的回答也是不恰当,板起面孔,官话套话,这可能是领导授意她这样说的。我们的教育喜欢规定,喜欢授意,这都是不对的。)领导更多要用专家性权力,不要用强制性权力。要学会引导,引导学校发展和进步。

二、情境领导理论

   有没有最好的领导方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情境理论给我们以思考和启发。

1、情境理论是一种获得了广泛认可的领导方法。

2、主要创始人:赫西和布兰查德。

3、情境领导的着眼点是具体情境中的领导。

4、情境领导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领导。

5、情境领导理论要求:领导者的领导类型与下属的能力相匹配。四种领导类型:高指导性和高支持性行为、高指导性和低支持性行为、高支持性和低指导性行为、低支持性和低指导性行为。分为指导型领导(高指导性和低支持性行为)、教练型领导(高指导性和高支持性行为)、支持型领导(高支持性和低指导性行为)、授权型领导(低支持性和低指导性行为)。没有好坏之分,与员工的发展水平有关,一个是员工的能力,一个是员工的激情(态度)。分为四种情况:无能力但高承诺(指导型领导)、有能力高承诺(授权型领导)、有能力低承诺(支持型领导)、无能力低承诺(教练型领导)。因此要了解员工的发展水平,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三、技能领导理论

1、技能领导理论强调:有效的恶劣到离不开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领导技能,而且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来获得、积累。领导不是天生的,早起有一个理论叫特质理论,就认为领导是天生的,不需要学习的,现在看起来是不正确的。

2、卡茨的三技能观点:专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概念意识技能。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和开发能够获得的。突发事件处理考验了校长的哪些技能,有的处理的好,有的处理的不好,其实就是你专业技能高不高的体现。教学副校长的教学水平要比其他老师高一些,其实也就是他的专业技能高一些。领导的亲和力是领导人际交往能力的体现。做校长的,你比人家强在哪里,就是强在概念意识技能比人家强。江苏师大(原徐州师大)的教授罢课,对江苏省教育厅和教育部表示不满。其实就是用特殊的行为来改变上面的一些做法。没有概念,就没有名字,没有名字就不能引起重视。《存在与虚无》也翻译成《有与无》里讲了一个事例:没有钱,到超市拿了一些面包就跑,服务员大喊抓小偷,他很高兴,终于有了名字了。校长所做的一切,要用概念给他串联起来,这才可以凝心聚力,才不会跟着别人后面跑,你的领导力应该是你自己学校的独特的有体系的。有的人教一辈子书,没有教好,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概念,自己创造的概念。

   在管理层级上,不同的技能有不同的作用。校长的人际关系技能和概念意识技能更为重要,教务主任三个能力是平行的,会计的主要是专业技能。玩也要有概念,玩概念也是一种能力。陶行知的概念是很强的,要想成为名校长,就要有概念。

3、摩尔福特的技能模式:领导的结果取决于个人品质(抽象认知能力、具体认知能力和积极性---个性)、领导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鉴别能力---知识)、领导结果(领导有效、问题得到解决---业绩)、职业经历(所工作的单位多少和所从事的职业多少)、环境影响(氛围、精神、思想、态度、家长、社会、政府,内环境与外环境)。积极的观点看人和消极的观点看人是不一样的,要有诗人的情怀。好的校长受过教育,但不是教育培养的,而是自己在实践中锻炼的。教育家大学很少中小学很多,因为教育家需要实践的,需要提炼的。开了恋爱课,也不能使学生都会谈恋爱,因为恋爱是靠实践的,教是教不会的。

四、领导伦理理论

1、促使人们意识到工作好坏,与对领导管理的伦理关注高度相关。

2、引导人们思考伦理对领导能力的实现大小。

3、一是以领导者的行为来处理伦理问题(目的理论、义务理论和以美德为本的理论),一个是以领导者的特征来处理伦理问题。目的理论:强调领导者的行为结果(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利他主义),对自己利益的关注和对他人利益的关注高地决定的。义务理论:看行为本身是好不好的(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处事公平、尊敬他人)。以美德为本的领导理论:着眼于领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好人,一个有价值的人。

4、领导伦理的五个原则:尊重他人、(善于)为他人服务(也可以看看《圣经》,理解为他人服务所带来的管理效应,领导就是服务)、力求公正(公平,如何分配:根据需要、权利、努力、贡献、功过来分配,很难合理)、诚实的(说真话、尊重事实、敞开心扉)、发挥团队作用(清晰而振奋人心的目标、受结果驱动的驱动、有能力的团队成员、统一的承诺、协作的气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