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专家讲座之十:方案设计:课题研究的关键环节
(2015-05-26 11:33:15)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
专家讲座之十:方案设计:课题研究的关键环节
主讲人:李亚平(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开场白:很高兴和大家交流这个关于教育科研这个话题。我们南京市十分重视科研课题的规划和研究工作,仅2011年就申报规划课题200个,教师做个人课题的有80%以上。十二五规划课题现在申报的有600多个,从明年开始将控制个人申报课题数量,目的是做精做实。
引言:教育科研有用吗?
1、教育科研课题是添负担还是促成长?科研离教师远吗?应该是很近的。从形式上看,教育科研离所有教师都应该很近的:一是国家宏观要求。二是教育行政希望。三是个人成长需要。然而从本质上看,教育科研离某些老师还是比较远的:一是教师理论相对缺乏。二是教师不是专业的额研究人员。三是升学压力很大。很多时候,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一种负担,而疲于应付。
结论:是增加负担还是促进成长,主要取决于教师与科研的心理距离。被动做就是负担,主动做就是教师发展的原动力。六合的某一个小学校的一个老师,坚持做课题,我们就给他提供平台,破格评了中级,在全国各地开展讲座,有了很大的影响力。非常普通的老师,在课题上做好了,肯定成长的更快。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的问题变成课题,就可以把负担变成享受。
2、学校教育科研是玩噱头还是促发展?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一种就是把教研当成噱头,当作验收或评比加分的工具,走过场,搞形式。另一种就是把教育科研当成学校发展的真需求,切实通过课堂和研究来提高教师素养和提升学校的品位。南京市的东庐中学潜心研究讲学稿,使一个频临倒闭的学校发展为农村一所名校。
结论:假做教育科研,就是玩噱头,真做教育科研,就能促发展。
一、课题分类:行政课题、规划课题、基金课题、学会课题。一、三类申报很困难,二、四类适合中小学去做的,但第四类评职称分量还是轻了一些。重点应该在教育规划类课题上下功夫。它的特点是立项紧、要求高、管理严。
二、课题研究步骤:重点谈第一阶段--申报阶段
1、申报阶段:设计一份比较好的研究方案,它包括六个环节:恰当选题--收集文献--调查现状---方案设计---专家论证(可有可无,但南京市规定必须有这个环节)---修改完善。
(1)、恰当选题--寻找南瓜课题(不是丝瓜课题)
(2)选题要有四个要求:具有价值性--体现有用(方向正确、针对实际、解决问题、应用普遍);具有创新性--表现不同(第一种思路:新问题、新思想、新视角、新思路;老问题、新思想、新视角、新思路;老问题、老思想、新视角、新思路。第二种思路:原创性创新、发展性创新、应用性创新)。具有科学性---可实现。
(3)选题的主要角度:一是纵向来源的、横向来源的、自选的(杨小微);二是联系当前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总结问题选定课题。联系学校办学方向、特色及工作重点,寻求问题、选定课题。三是反思教学实际,发现问题、选定课题。南京市教科所刘永和书记对课题选定的认识:教育目标、教育现象、教育方法、教育经验五个方面去思考、去选题(陆一鹏老师的“考试备忘录”,王鼎宏老师的“学生出考题”)。陆老师认为学生作弊不是王天文谈选题:认真学习课题申报指南和自己研究专长的结合。
陆老师认为,学生考试想作弊,不是道德出了问题,而是想考好,如果一个学生连作弊也不想,那就麻烦了。学生想作弊,老师怎么办。月考的时候,陆老师拿出准备好的白纸,问有没有学生要,只有一个人要,老师说不行,必须大家都要才行。学生问背面可不可以写,陆老师说好。学生回家认真做考试备忘录后,第二天开始双向交流,然后多向交流,看看有没有自己没有想到的和没有做好的。考试试卷一发下来,学生很高兴,发现大部分题目都在考试备忘录里,结果5个满分,其余都是90多分,最低也是90分,家长很高兴。上次月考发了一张A4纸,这次只能给16开的了,由三个同学做样卷(班长:抓住重点,化学课代表:查缺补漏,学习委员:基础),复印后交流,考试后满分有9个,皆大欢喜。这次只能发32开的了。培养学生能力。
(4)、文献研究
(5)、现状调查--找到课题中的真问题
(6)、方案设计---挑战你的智慧
一是标题拟定:准确、规范、简洁、醒目。
二是研究背景:有重要影响的情况和条件,最好有领句。
三是课题界定:课题关键词的界定和课题标题的概述,要准确、科学、全面,要
四是研究现状: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做一个述评,述的要好,评的要准)。五是研究价值: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六是研究目标:达成的目的和效果,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
七是研究内容:研究什么或者说研究什么主要内容,要求简洁、准确、明了,避免长篇大论。尤其要注意一下五点:扣住关键词语;联系研究成果;体现框架设计;便于实际操作;保持前后一致。
八是课题的研究假设。假设的五个特点。
九是
十是
十一是课题的拟创新点。课题研究最突出的价值或意义所在。亮点。
十二是研究思路。
十三是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确定主题--拟定行动计划--实施行动--考察行动--。注意四个问题;
(2)实验研究法:定义,关键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自变量:课堂笔记。因变量:学生数学成绩。无关变量:老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实验研究法注意四个问题。
(3)教育调查法。程序,注意问题。
(4)文献研究法。
(5)个案研究法。
美国《课堂笔记与学生成绩相关性研究》
郑金洲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指导丛书》
十四研究的步骤。
十五是课题的技术路线。研究的途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
十六是理论依据。
十七是研究成果。预设的成果,成果具体化。
十八是可行性分析。
关于标题:
标题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优化策略研究;(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策略优化的研究)
标题二:城郊结合部小学课堂问题行为的解决研究。(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问题:含糊不清、不够准确)
标题三:班主任参与到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带来对班级管理的优化;(利用课间休息优化班级管理的研究)
标题四:全员参与,营造书香校园的实践研究。(书香校园特色活动建构的研究)
(问题:随意性大,不够规范)
标题五:农村富裕地区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感恩行为指导措施的研究;(感恩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
标题六:初中学科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策略研究(初中学科教学中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问题:过于繁琐,不够简洁)
标题七:课堂观察的研究
标题八: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问题:太过普通,不够新颖)
标题九:以学科特质为旨向的小学研究性课堂的校本研究;
标题十:基于自我策划的普通高中多样化课程建设研究。
标题十一:面向农村儿童的菜单式校本课程研究
(都是比较好的课题)(新概念:友善用脑)
问题的分类:事实问题,态度问题,行为问题。你喜欢数学吗?或者问:你喜欢先做哪一科作业?(通过行为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