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基于课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1)(这是屠桂芳校长的课件我编辑转换的)

(2015-05-26 11:29:36)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基于课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1)(这是屠桂芳校长的课件我编辑转换的)

一、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 ?

  1、教育的大目标是“培养人”
  2、教育科学发展观——培养什么样的人——人本理念
  3、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过时了吗?
  4、素质教育?这不就是素质教育吗?
  5、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教育的核心问题——应该使学生获得什么样的发展
    教学的最大价值——发展人的思维:使人变得理性、聪明
    学校的主要支撑——基于生本文化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学校课程的理性思考

   1、温总理为什么要听课?

     温总理到北京三十五中听课:
   “教育太重要了,中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了”。

   2、举步维艰的中国教育与国家、国人对教育失望;
     举步维艰的中国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蹒跚与徘徊;
     举步维艰的中国教育与学历、文凭含金量的下降;
     举步维艰的中国教育与历史发展的平行四边形原则.
     ---引自陈玉琨院长2009年11月7日在成都《校长课程领导力》论坛上的讲话
   3、中国基础教育究竟有多少问题?

     成人控制太多,个人兴趣太少
     规定内容太多,自主学习太少
     标准答案太多,发散答案太少
     学科知识太多, 人文素养太少
     学习时间太多,体育锻炼太少
     纸笔训练太多,体验探究太少

     在校生活太多,闲暇去处太少
     智力活动太多,体力劳动太少
     机械死背太多,灵活运用太少
     优越条件太多,艰苦磨练太少
     分数评价太多,多元评价太少
     德育形式太多, 实效活动太少。
  4、全世界中国小学生最累
    北京海淀区一小学4年级周末家庭作业:
    语文:读3篇文章、写3篇读书笔记,做6页语文练习册,做2 页写字练习、写一篇日记(不少于一页半);
    数学:数学题改错,做8--9 页的数学练习题,做5--6 页数学测试卡,完成300道口算题。
    质疑:面对那些稚嫩的孩子,教育者的人性与良知到哪去了?
  5、流行的网帖

   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
   男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
   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
   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
   生当作人杰,死亦写作业。
   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作业。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写作业。

  6、校外的回音(如对数学学科的反响)

    课程价值:小学开设到高中的课程。具有“基础性、精确性、应用性、工具性”等特征。
    数学观察的另类风景--大庭广众下的直言告白:
   “数学太难,我就是学不好数学”
   “我一辈子也用不上一个函数”
   “我从不考虑一些物体的几何性质”等。
    循环链:“成绩差→学习数学没兴趣→学习积极性低→成绩更差”。
    学科情感:“从小学到大学,数学教育的重点是教学生‘做题目’,几乎不谈‘欣赏’二字。数学教育缺少了‘欣赏’环节,使得许多学生无法喜欢数学,以至厌恶数学,远离数学。”(张奠宙语)

    学科教学的“产品”:讨厌学习,不喜读书,远离书店…

  7、校内的回音

    “对于基础知识,老师总要求我们在课下掌握,而课下又发给我们大量练习题,我们哪有那么多的‘课下’ ?”

    “做的题不少,就是没有看书的时间,没有想的时间,全是机器般地做题,不去思考,下次做题仍然不会。”

     自主学习?哪有时间?

  8、现实的追问(学生)

    孩子们愿意在一起,但却不愿意到学校。
    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但却不愿意以目前的学习方式来求知。
    许多孩子到学校来不是因为喜欢上课,但只有到学校才可以找到同伴。
    喜欢读书,但不喜欢各个学科的课堂。
    热爱运动,但不喜欢课间操、体育课。
    表现自我,同伴间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但在课堂里却谨言慎行、木讷寡言。
  9、现实的追问(教师)
    为什么教师们愿意改作业而教案太少?
     办公室景观:蓦然回首,那人还在改作业。
     教学时间配置的效率差别是成十上百倍:要充分认识到:在备课上多花一分钟,可以节约所有学生一分钟;在改作业上多花一分钟,可以节约一位学生的一分钟。
     备课是投资,造就人的能力增进;改作业是透支,造就人的精力衰减。 正确处理好作业的“度”。

    为什么教师们愿意透支而不愿意投资?
     教师没有等待投资回报的时间与空间。
     班级教师群体的竞争与平衡。

  10、中外教学观比较(如数学学科教学)
       我    国                           欧   
   注重教学具体目标                    注重育人大目标
   注重由“旧知”引出“新知”          注重由“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注重“认知”                        注重“元认知”
   注重知识内部形式化问题解决          注重知识外部的真实背景
   注重对新知识的深入理解              注重新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联系
   注重及时巩固及课后练习              注重鼓励自主探索,个性发展
   注重记忆方法,双基扎实              注重兴趣与特长发展,双基不扎实
   注重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注重一般方法和探究精神
   注重服从、约束、相信权威、步调一致  注重健全的人格、理性精神、自由创造

  11、显性的缺憾(如数学学科教学)

    常态教学“不自然”,强加于人,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内部动机有不利影响;

    重结果轻过程,“掐头去尾烧中段” ,关注知识背景和应用不够,导致学习过程不完整;

    重解题技能、技巧,轻普适性思考方法的概括;方法论层次的内容渗透不够;

    机械模仿多,独立思考少,思维层次不高;

    缺乏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利;

    讲逻辑而不讲思想,关注思想、理性精神不够,对学生整体学科素养的提高不利。

  12、校长应主动承担起:
     “以生为本,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

     “先忧后乐”是校长应当具有的职业追求;
     “为国育才”是校长应当承担的国家责任;
     “以生为本”是校长应当坚守的道德底线;
     “德育为先”是校长应当掌握的教育规律;
     “全面发展”是校长应当努力的育人目标。

  13、“规范” 后的措施(规范办学行为以后)

     转变教师观念(如自学机制、风采大赛、教学论坛、倾听学生心声的教研活动)

     提升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扩大PCK,如公开教学活动、示范团队、小课题研究、自下而上形成学科教学模式)

     建立教师合作发展的机制(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学科组定期研讨制度、班级教师合作制度、沙龙活动、说课讲课比赛等)

     建立教师课题研究的管理、奖励机制(小课题研究)

     开足开齐课程,开发适合学生的学校课程(对质量进行管理”上升到“为质量而管理)

     构建昂扬向上的学校文化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